距离超市开门还有5分钟,超市门前挤满了排队抢购的老人。
距离超市开门还有5分钟,超市门前挤满了排队抢购的老人。
对此现象,部分超市安保措施不到位;专家说:可能是孤独心理在“作祟”
阅读提示
老人排队领免费洗衣粉被挤倒后身亡,药房被判赔付近12万元,近日发生在山东的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关注。10月29日,洛阳网友“没什么”发帖称:每天早上“大张”、“丹尼斯”开门前都会聚集很多老年人,一开门,一群老人拥挤着冲进超市,这是因为刚开门时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他建议老年朋友慎重,同时也应采取安全措施。帖子发出后,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每次看到老人们‘一哄而上的场景,都替他们捏一把汗。”
见习记者牛洁文图
场景
超市一开门,上演“50米冲刺”
10月30日早上7:40,记者来到老城区一家超市门前,虽然距离超市开门还有20分钟,可已经有老人拿着袋子在门口等候。7:45,聚集在门口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因为经常赶早,他们中有些人已经相互认识,还彼此打招呼。
82岁的郭老先生家住铁路分局,他是坐公交车赶过来的。他说,超市每天会开展蔬菜、水果等促销活动,他没事的时候就会赶早过来,因为来得早能买到新鲜的,还有部分促销品数量有限,来晚了就没有了。“我们老年人闲着没事,要换做每天上班的年轻人,省个几毛钱,他们才不愿意来。”
7:56,距离超市开门还有4分钟,40多位老人在超市门口外围了三层。8:00,超市开门,老人们你推我、我推你拥进超市。超市入口处,老人们开始“抢”购物篮,其间记者没有看到工作人员疏导、协调。
8:25,另外一家大型超市门口,也围了40多位老人。旁边,超市的保安提醒道:“别挤,还有5分钟。”这时,一位老人对记者说:“一会前面那几个人肯定跟赛跑一样,我七八十了,跑不过他们。”8:30,超市一开门,前排的老人果然像“赛跑”一样“冲”了进去,从超市门口到卖场入口约有50米,整个过程就像“50米冲刺”。
“1斤花菜才4毛钱,平时都卖1块钱。”62岁的王阿姨边说边往购物车里放“战利品”。
商家
市民抢购“促销品”超市控制有难度
提起这一现象,老城区一超市负责人赵某也深有感触:“上次还有同事跟我提到,一个老人说,他每次去超市买特价菜,都要争着往前跑。”
赵某说,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超市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安排工作人员疏导,派专人给老人发放购物车和购物篮。“原来我们的特价菜和特价水果放在比较靠里的位置,为了更加安全和方便老人,我们把特价区挪到了距离超市出入口较近的地方。”
该超市一位安保人员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消费者买便宜东西的心情能理解,但有时确实很难控制,之前我们超市开分店搞促销,还没开门,市民就往里挤,一排保安都没能挡下来,还把保安给撞倒了。”
专家
老人的目标不光是几根便宜的青菜
洛阳市天译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文会说,这种现象和现在的老年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关,所在的社会环境形成了他们十分注重“省钱”、“节俭”的观念。
“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老年人的孤独心理在‘作祟。”于文会说,在上世纪70年代,合作社卖减价商品时,也会出现成群排队抢购的情况,但大多是中年人。“中年人的生活负担重,当时的家庭组合多是几代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庭,不可能让老年人出去排队。”
到了当代,年轻人越来越忙,很多还是和父母分开生活,邻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很多老人是把“聚堆儿”买菜当做一种社会活动,一种排遣孤独的方式。“这其实和老年人‘热衷于参加医药代表组织的讲座等有相似之处。”
此外,他还指出,所有人都来抢购特价商品,很容易烘托出一种竞争、攀比以及“不抢就吃亏”的氛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目标就不再简单的是几根便宜的青菜而已了。“上述原因加上老年人从众的心理,再加上辨别、认知能力有所退化等特点就导致了这一现象。”
有关专家建议,孩子应多关心老人的内心,社区也应该多组织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同时,超市也应该加强安全措施,比如派出工作人员在现场协调疏导以及在广播中做温馨提示等。否则,出了问题,超市有可能要承担部分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