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和田路上一家水果小超市今年6月开张,至10月就关门大吉。无独有偶,开业近半年、在大宁路地区的一家号称平价水果店也只开了一个半月就改头换面成了一家餐馆。
近年来,上海许多马路上开出的水果小超市有相当多的已经关闭,其寿命最长的1年至2年,最短的仅为3个多月。特别是近2年,申城水果小超市似乎在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却又悄然消失近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水果小超市频频关闭?记者近日在市场走访中发现,缺乏合理布局和经营最终导致过早“谢幕”。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现在市民购买水果的渠道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设在小区附近、菜场里的水果零售摊,马路上骑着自行车、推着板车沿街叫卖的流动水果小贩都可能留住消费者的脚步;此外,综合性副食品、小百货等超市、大卖场里的水果专柜,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价格也大多实惠,且这些地方大都开着空调,环境舒适,自然让人有一种购物的冲动。
相比之下,水果小超市价格不具备优势,商品没有夺人眼球之处,硬件设施依旧是原本零售店的翻版,这就很难从其他销售渠道争取到更多的消费群体。
上海果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潘才东认为,地域分布不均衡、没有统一规划布局,挤独木桥是导致众多水果超市难以长久经营的重要原因。他表示,水果零售网点的存活,离不开统一的规划,合理的布点,随意设点只会引发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大家都没生意做。
编辑推荐
农妇小聪明10年变出2亿元 | 减肥时不宜吃的水果(组图) |
有钱难吃上 全北京最牛的五家饭馆 | 极妙:藏毒河豚鱼 狂赚日本钱 |
看韩国人是怎样卖酒的 | 绝招:这样卖鸭只赚不赔钱 |
国内的巧克力市场状况分析 | 2006中秋新產品十二星座月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