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巴西大豆出口速度较快,我国大豆供给数量相对充足,且豆粕消费处于低迷状态,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豆粕市场仍将延续相对疲软的走势。
大豆收割接近尾声,当前已完成近90%,而其出口销售速度也较常年明显偏快。以往年份市场会炒作的美豆出口,今年将难以体现。巴西、阿根廷大豆刚刚种植,天气对作物的影响非常有限,加之国内生猪价格疲软,豆粕需求受限,国内豆粕价格将延续相对偏软的局面。
美豆出口较快,已缺乏炒作题材
在以往年份,10―12月间的市场都会因为美豆持续不断的高出口数据,形成“国际需求强劲”的炒作题材,但今年美豆减产未如6、7月预期的那样严重,并且美豆早早被销售出去,“国际需求强劲”已经得以兑现,这一因素对豆类价格的支持力度大大削弱。
截至10月25日,美豆出口销售完成年度出口预期3443万吨的72%,这比去年提前了近四个月。而由于美豆收割也早于常年,今年出口装船也较早,目前也已经完成出口预期的14%,其中一半以上发往我国。与美国类似,今年巴西大豆的预售速度也快于常年。截至10月25日,巴西新豆预售占到预估产量8100万吨的49%,而去年同期仅为26%。
大豆成本持稳,对豆粕影响有限
大豆80%的产出为豆粕,豆粕价格一向紧跟大豆成本运行。最近一段时间,东北地区大豆价格有所松动。然而,截至10月25日,11月至明年1月船期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大豆理论到港成本为4850―4890元/吨,较过去一个多月的变动不大。即当前开始装运,一个多月后到达我国港口的进口大豆成本未有实质增幅,这难以对国内豆粕市场形成有效的成本支撑。
此外,截至10月25日,我国港口地区可用进口大豆库存为550.15万吨,维持相对充足局面,而且豆粕库存处于89万吨的水平,也维持相对宽松状态,这对豆粕市场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生猪价格疲弱,豆粕消费面临淡季
自从今年8月中旬国家再度启动冻猪肉收储计划后,各地生猪价格有所止跌,部分地区价格在“中秋、国庆”双节需求带动下略有走高,但随着节日的结束,生猪消费回归低迷状态,多数地区生猪价格也再度回归疲软下滑格局,这对饲料需求无异构成压制,并使饲料企业对于豆粕的需求降低、采购补货步伐放缓。
第四季度我国面临元旦、春节长假,期间正值生猪集中出栏期,而饲料企业往往出于对预期生猪存栏降低的考虑,进一步减少对豆粕的采购。国内压榨企业也常常会在此时,因急于消化库存而压低豆粕销售价格,这也对豆粕市场不利。
寄望于提价收储,或将乐极生悲
由于国产大豆减产严重,且国家提高针对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收储价格,加上近期市场传言国家将在十八大前后,出台高于去年7―8分/斤的玉米临储敞开收购计划,并广泛预期今年将在华北地区进行收购,再结合近几次国家临储大豆起拍价格提高至4500元/吨的情况,市场普遍预期国家将以4400元/吨以上的价格收购临储大豆。
经过详细咨询和了解,我们发现官方确有收储意愿,但并不急于马上出台政策,至于提价幅度也未有定论。由于大豆拍卖仍在持续当中,收储政策的公布与实施,或将一拖再拖,且不排除第四季度不进行收购的可能,届时将损及市场过于乐观的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中美大豆收割结束,国际供需结构已经基本定型,其对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由于美国、巴西大豆出口速度较快,而我国大豆供给数量相对充足,且豆粕消费处于低迷状态,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豆粕市场预计仍将延续相对疲软走势。只不过,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处于或临近亏损状态,且市场对于今年大豆提价收储政策预期较高,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豆粕价格下滑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