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农业现状
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在风生水起。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截至2018年8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共38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60个。全国休闲农业总体态势良好,主体多元化、机制新型、功能及类型多样化,休闲农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亮点。就地区分布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更快;从不同省份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浙江、北京、上海、四川等大城市周围地区已成为休闲农业的发展重镇。北京、上海对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显现了强劲的消费潜力,浙江及四川两省表现也非同凡响。但总体上皆因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规范欠缺,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影响了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持续提升发展。
休闲农业积极作用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的改变,对于休闲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不断增加,人们追求休闲方式的多样性,关注身心愉悦及亲近大自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场景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及乡村旅居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其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增加农民收入,辅助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而衍生的新型的第二产业,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从最初的无规模无组织的自行发展,到现今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及特色化,其形式多样。其包含元素较多,有乡村自然环境、乡村景观、乡村建筑、乡村文化与风俗、农业景观、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庞大的“三农”资源,还在不断的迭代更新中。休闲农业连结着城市与乡村,发展休闲农业系促进城乡一体的重要手段。休闲农业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论,休闲农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国家GDP的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其次,从农民的角度来论,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再次,从农业行业本身来论:休闲农业的出现保留了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农耕文化得到保留和传承,同时又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使农业进入一个不同的发展领域和发展方向;最后,休闲农业为城乡居民提供乡村休闲旅游及参与农事活动的场地。总之,休闲农业兼有生产功能、休闲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教育功能、康养等多种功能。
休闲农业如何做
做休闲农业首先是要合规合法利用土地资源及农业资源,其具体做法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从市场需求做好经营与管理。休闲农业是精品农业,又是时尚产业,不是一般的普通农业,其要有吸引人的亮点,要符合休闲市场的需求,经营内容要多样化,既要有时鲜的消费产品,又要有能休闲体验的产品,两者要紧密结合,符合消息者追求新奇的特性。休闲农业园区的管理需要与现代经营管理接轨。早期的休闲农业园区管理落后,均为人工化管理,而现代休闲业的管理均为网络化的一站式服务,从票务的预订到费用支付及消费者信息反馈等,均需采用现代化的便捷的方式。只有管理上了台阶,才能有更好的效益。
(2)要有创新开发思维。休闲农业要围绕“乡、野、奇、特、优、精”做文章。乡,就是要以乡土气息为主题,不要溶入太多的城市风味;野,就是要有乡村旷野感,不能搞的过于现代教条化的建设;奇,必须有奇特的东西吸引人,从体验、吃、玩等方面出奇;特,就是要有与别人不同的东西,一个休闲农业产品必须有自己唯一的独特亮点;俗,就是要有农村民俗风味;优,就是要环境优越及优质的服务;精,就是种养殖产品要精,服务也要精细。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达标。休闲农业园区除了基本生产活动外,重要的内容是接待,让消费者能在园区内休闲消费并有愉悦感体验感,这就需要有较好的接待设施,如饭店或休闲小屋。休闲接待业有较高的卫生环境要求,环境舒适,休闲消费者才有较好的心理感受,才能产生物有所值的消费快感及满足感。
(4)产品更新升级。一些城郊型的农家乐式的休闲农业园已经跟不上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普通表现为同质化,低档化。休闲农业产品及接待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升级换代。新的农业园区项目须从高起点高标准起步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5)注重传统农耕文化提升。休闲产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也需溶入传统农耕文化元素,目前农耕文化均以展览陈列式为主,难有参与体验感。活化传统农耕文化,真正丰富休闲内容与情趣是休闲农业的关键。
(6)园区要有专业规划。休闲农业园区既要有农业特色,又要有休闲特色。其是一种综合服务产业,必须有精心的设计与规划。要有吸引消费者的时尚项目,还要有长远的发展安排。
(7)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围绕旅游要素开展服务。要“吃”农家茶饭,“住”民居村宿,“行”绿色乡道,“游”田间河溪沟谷风光,“购”当地特色农产品,“娱”乡村民俗节庆,“赏”乡村美景美物,“闻”乡村民间曲调,“学”民间传统手艺,“过”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