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国企改革,呼吁尽快打破国企在部分行业的垄断。《经济改革纵横谈》,垄断已成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打破垄断需要突破点。
中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张奥)打破垄断一直是两会上热门话题,但一直以来,垄断企业改革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曾说:光骂解决不了垄断问题。靠骂肯定不能解决,那么要靠什么?经济之声两会特别报道《经济改革纵横谈》今日关注:《打破国企垄断需要突破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陆集团总裁王超斌今年带上两会的提案依然是《垄断企业改革》,这已经是他连续8年带来同一提案。他以自己经营房地产的经历为例:
王超斌:现在垄断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房子该交了,自来水没有到位,一次次加钱。签约时是80万,现在要160万,你不给,交房子就没有水。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呼吁,放开玉米进口配额。
刘永好:我国饲料粮进口是有配额的,但绝大多数的配额给国有企业,而他们没有从事生产,转手又卖给生产企业。
在夹缝中拼杀的民营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很多企业家不再专注实业,产业空心化趋势严重。而与此同时,有的垄断企业因为坐享垄断红利而缺乏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效率低下。即便是在美国经济严重受挫的2008年,被认为业绩飘红的中石油的净利润率也仅是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1/5,而中石油的员工总数却是后者的16倍。
垄断无疑该打破,这个口号也喊了很多年,但垄断企业的地位依旧坚如磐石。
中欧陆家嘴(600663,股吧)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指出,垄断企业有大量的利润,很难让人放弃。
刘胜军:我们八九十年底改革,当时国企亏损,改革是没有太大阻力的。今天就不一样了,央企已经成为一些权贵或者说既得利益者享受利益的温床。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农说,很多本该是竞争行业却被国企垄断,而这些垄断的权利大都是行政赋予的。
赵农:第一,人为设置制度性的经营壁垒;第二,给予某些厂商一些优惠和待遇,让一个厂商独大;第三,利用行政权力,人为的造成企业之间的并购。
行政权力在垄断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行政性垄断因素推动着国企经营范围的。国有企业的边界到底应该在哪里?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包括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国有经济占绝对主导,比如石油、电网、通信、供水、供气等。
但中国社科院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刘小玄却认为,国民经济命脉不是经济学概念,而是按照政治的需要来界定,存在很大的任意性。
刘小玄:什么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粮食是不是?但粮食如果不让农民生产,让国家生产,是不可能的。既然要搞市场经济,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界定,我们实际上不只要界定国有企业的边界,更要界定垄断与竞争的边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600050,股吧)董事长常小兵说,他们也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更多的准入办法,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但现在没有门槛。
常小兵:我们愿意开放,民企有优势的地方,让民企做;国企有优势的地方,让国企做;能合作的,合作。我支持开放,谁做的好,谁来做。可进入门槛需要有关部门设定。
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曾说:光骂解决不了垄断问题。的确,骂不能解决问题,打破垄断需要找到一个突破点,那就是首先要明确垄断的界限。
电网、路网和电信的基础建设等公用事业,由一家企业来做最经济,而两家以上的来做就会导致重复建设,这种垄断是自然形成,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
刘小玄认为,垄断的边界就应该局限于受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自然垄断,比如电网、路网、电信网建设,其他行业应该尽快开放。
刘小玄:只有一个企业来生产的时候,成本是最低的,这样国企来生产是有道理的。国企适合自然垄断行业,它的边界就该定在这个上面。
赵农也同意刘小玄的观点。
赵农:那这个范围就相当的窄了,不像现在,石油石化、电信、煤炭、铁路运营内容这么宽泛。此外,重点行业的经营是可以放开的,比如铁路机车运行、运营都可以放开进行竞争;电网也是一样,比如发电厂可以展开竞争,售电可以展开竞争,只是输配的部分可以垄断。
垄断企业改革是中国最复杂的经济问题之一,如何改怎么改的争论至今未休,将来仍将继续。而明确垄断国企的经营范围和边界,应该是改革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否则改革会一直在争论和模糊当中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