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近日,国家粮食局就人民网网友在“部委领导留言板”中提出的有关“促进粮食深加工”、 “陈化粮处理”、“保障储备粮供应”、“粮食农药残留是否危害健康”、“粮食银行推广”、“升级老旧粮仓”、“扶持国内粮食企业”、“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等10大方面的粮食领域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这次国家粮食局第三次专门就人民网“部委领导留言板”上的网友留言进行公开回应。
国家粮食局回应全文:
一、有没有什么措施促进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
人民网网友:总觉得我国粮食产业加工还不够,县区一级的加工厂,基本上就是卖大米卖原粮,最多卖小麦的给磨个面粉。可是发达国家粮食都是经过深加工才到人们餐桌上的,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这样对农民增收,城市人生活更方便都有很大好处。下一步粮食局有没有什么措施促进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匿名网友 IP:61.181.22.★ )
国家粮食局:促进粮食深加工是加快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振兴粮食产业的重要举措,提高粮食附加值是促进种粮农民增收和粮食企业增效的有效手段。为此,国家粮食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国家粮食局专门编制印发了《粮食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对粮油加工业发展的规划指导。《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善现代粮油加工体系,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确保口粮、饲料用粮供给安全;有效利用粮油资源,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升精深加工转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等。二是推进主食产业化,提升粮食深加工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适应城乡居民消费方式升级、家务劳动社会化等新需求,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增强口粮供应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主食产业化,将大米、面粉加工和主食产业化相结合,全面提升粮食的附加值。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对粮油加工项目建设的支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对粮油加工业重点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行业发展和建设争取稳定、持续的投入。
二、每年的陈化粮都是怎么处理的?
人民网网友:有一个比较外行的问题,国库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陈化粮,那每年的陈化粮都是怎么处理的?(网友“红豆抹茶” IP:123.235.32.★ )
国家粮食局:陈化粮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粮食连年丰收,造成库存积压。由于当时国家收购轮换粮食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储粮食轮换时间较长,加之粮库储存条件所限,部分粮食品质下降出现陈化,国家出台了定向处理陈化粮的相关规定和政策,这部分陈化粮全部按有关规定定向销售给了酒精、饲料企业。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粮食收购、储存、轮换制度进行了完善,保证了库存粮食的适时轮换。大量现代化粮库投入使用,“四合一”新储粮技术(即以智能粮情检测、低剂量环流熏蒸、智能通风和高效谷物冷却四项技术为一体的新储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库存粮食质量完好率不断提高。2006年,国家发布了稻谷、玉米、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正式取消了“陈化粮”的概念。所以,目前已经不存在陈化粮处理问题。
三、我国的储备粮有多少?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将如何能够应对?
人民网网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13亿人口,吃饭一定要有保证。国库在普通百姓眼中很神秘,我想请问一下,我国的储备粮大约有多少,如果发生严重自然灾害了,粮荒了,将如何应对?(网友“vitas” IP:125.39.39.★ )
国家粮食局:我国的国家粮食储备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两个部分,是政府进行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数量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库存消费比17%~18%的粮食安全线,粮食供应是有保障的。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等可能引发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保证市场供应,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并不断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储备体系,建立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应急储备,保证能够随时投放市场,发挥应急保障作用;二是建立健全粮食应急加工、应急供应保障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日常监测;四是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实战能力。
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当粮油市场价格出现或有可能出现波动时,国家粮食局将立即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受灾情况及时安排动用中央储备粮油保障受灾地区供应,通过应急加工企业对原粮进行加工,并由应急供应企业将成品粮油投放到市场。同时,督促指导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适时投放地方储备原粮和成品粮油。近几年,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在南方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灾难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了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体看,目前全国多层级的粮食应急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各地粮食应急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完全可以保证受灾群众的口粮供应,维护粮食市场稳定。
四、粮食上的农药残留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有何后果?
人民网网友:看新闻说粮食标准上允许有农药残留,现在大家都很害怕农药残留,天天吃农药可不是什么好事。请问,这样的粮食人吃了还安全么?农药残留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匿名网友 IP:121.14.234.★ )
国家粮食局:粮食上的农药残留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或储存粮食施用储粮药剂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粮食中的现象。目前,我国推荐的用于粮食作物的农药,都是毒性低、挥发性强、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的残留性较弱的农药。同时,我国对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做了严格的规定,只要粮食中的农药残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限量,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粮库中重度不宜存稻谷可否用于酿酒?
人民网网友:我是一家粮油公司,我们这里的国有粮库有一些重度不宜存的稻谷,请问我买了这些稻谷,可以酿酒用吗?酿酒企业可以用吗?(网友“酒厂” IP:182.118.12.★ )
国家粮食局:“重度不宜存”的定义是“储存品质严重下降”,意味着应该尽快使用、尽快消费。这与出库后的用途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有关酿酒用原料粮的标准就可以用于酿酒。
六、国家下一步有没有把“粮食银行”全国推广的计划?
人民网网友:看报道说,有的地方出现了“粮食银行”,就像正规银行一样,农民愿意啥时候取就取,也能换成钱或者成品粮,有人给保管还不用担心霉变,这种方式很好啊!能很好的促进粮食产业化。国家下一步有没有把“粮食银行”全国推广的计划?(网友“粮食银行” IP:122.143.8.★ )
国家粮食局:“粮食银行”作为一种新的粮食购销经营模式,把种粮农民的利益与粮食经营者的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储粮难问题,有利于农民根据市场粮价变化销售粮食,是搞活粮食流通的一种有益探索。今后,需要在“粮食银行”的运行实践中进一步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不断完善“粮食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七、现在有没有升级一批老旧粮仓的计划?
人民网网友:您好,我是粮食局的基层员工,我们这个小城市的仓库已经很老了,看护很费功夫,请问总局现在有没有升级一批老旧粮仓的计划?(匿名网友 IP:61.55.141.★ )
国家粮食局:自2006年以来,国家每年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主产区承担中央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的维修改造,同时,地方政府及粮食仓储企业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粮食仓房维修改造工作力度。通过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粮食主产区的仓储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科学储粮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地区露天储存粮食的数量大大减少,对增强粮食主产区的仓储能力、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沟通协商如何进一步加大粮食仓库维修改造力度的问题,以全面提升粮食仓储能力。
八、面对外资粮商的竞争,怎样扶持国内粮食企业做大做强?
人民网网友:中国经济现在这么好,外资都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我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关于外资粮商进入中国的报道,说他们进入中国之后大肆扩张,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倒闭了一批本土的中小企业。请问粮食局,怎么才能扶持国内粮食企业做大做强?(网友“333” IP:122.227.222.★ )
国家粮食局:目前,在国家对粮食购销、加工等产业指导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外资企业与国内多元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共同促进粮食流通产业繁荣发展。国内粮食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主要可以通过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采取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做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积极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搞活粮食经济和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改革用工和激励制度,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九、有没有把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运用到粮食领域的计划?
人民网网友:您好!我是一个IT从业者,现在互联网遍及各个领域,但似乎在粮食领域运用还不够,但是使用互联网会大有作为啊!收粮的时候运用数据库能够很大节省人力物力,用数据来为粮食质量检测,储粮仓库能够运用数字技术调控温度湿度,卖粮的时候也能够根据网上的物价来决定卖不卖,卖多卖少。不知道国家有没有把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深入运用到粮食领域的计划?(网友“挨踢”IP:59.175.130.★ )
国家粮食局:粮食行业是较早应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行业已经从互联网技术应用逐步过渡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同时,粮食行业深入开展粮食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信息技术在粮食收购环节的应用。“十一五”期间,粮食行业开展了以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为主的粮食收购信息化技术示范,通过开发粮食收购卡,集成粮食收购品质和价格信息,为农户实时结算提供技术保障。在粮食收购检测方面,粮食收购后品质检测设备,例如粉质仪、拉伸仪、吹泡仪、硬度仪、无损检测设备等均已实现数字化,为我国粮食收购品质检验工作提供服务。
二是信息技术在储藏环节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粮食仓储设施均开始应用“四合一”技术之一的“粮情测控系统”,能够实时了解粮仓内粮食温度信息,提高处理粮堆变化的反应速度,减少了粮食损失。同时,粮食科研单位在粮食储藏方面积极开发并推广RFID、无线网络传输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粮食仓库的全过程管理。例如,在江苏常州进行的RFID技术研发与粮库标准化示范管理,将机械化粮库作业信息采集系统、粮库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等相集成,提高了粮食仓库的管理水平。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有关省份进行推广和应用。
三是信息技术在粮食销售、物流环节的应用。粮食领域利用互联网和相关的数字技术组织粮食现货和期货交易,实现了粮食交易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包括:构建了全国统一的粮食竞价交易平台,实现跨区域粮食现货的网上竞价交易;以郑州、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为中心开展粮油相关产品的期货交易。同时,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深入开展了粮食电子商务服务应用模式研究,并积极探索了粮食电子商务的多种交易方式,在有关粮食交易平台上进行了技术应用示范。此外,加强粮食流通安全追溯管理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工作,在河南对散粮汽车运输方式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与调度应用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我国现在有没有一个制作调和油的规范标准?
人民网网友:市场上调和油太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乱调的,最多标明各种成份,但是比例都不说清楚。我还是愿意买纯花生油、纯豆油,总觉得比乱七八糟乱调的成份要好。我国现在有没有一个制作调和油的标准?希望以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比例配比为标准,规范调和油市场。(匿名网友 IP:61.164.153.★ )
国家粮食局:为解决调和油市场存在的标签标识与实际含量不符等问题,保证消费者权益,从2004年开始,国家粮食局即组织粮油科研院所、有关院校和油脂生产骨干企业,研究调和油组成成分检验技术等问题,并积极着手制订调和油国家标准。今年5月,国家粮食局已将《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上报归口主管部门,正待批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