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和成本上涨双重驱动下,一场旨在把草原搬到厂房里的运动正在兴起。未来几年,我国乳业上游或迎来新一轮规模化养殖风潮。
前不久,笔者来到三元食品公司耗资2亿元在河北省滦县首建的示范牧场。该牧场可容纳6000头奶牛。牧场围墙内,巨大的钢结构厂房是饲养奶牛和挤奶“车间”,每头奶牛的“工位”都安装了排风扇、自动处理粪便装置,不久,这里将有3500头奶牛进住,每天可产50吨鲜奶和175吨牛粪,牛粪将被直接处理成有机肥料,足够为周边1万多亩地施肥。该牧场承建方四方力欧公司董事长胡朝阳说:“中国有1300多万头奶牛,百头以上的牧场只占30%,规模化奶业只占10%左右。未来几年,中国乳业上游将迎来一轮规模化养殖风潮,这意味着将给奶牛养殖带来更大的商机。”
三元公司其实是最后一个开建超级牧场的一线乳品企业。据统计,乳业巨头们在大牧场上的第一轮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从长期看,这些投资预期回报可观。据农业部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均每年将喝掉25公斤牛奶,总产量达4250万吨,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牛奶市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草原稀缺的国家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天然牧场搬到场内来。”北京东石北美牧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苏昊说。
投资门槛1.5亿元建牧场5年收回成本
2004年是大牧场建设的起点年。当年6月,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并与老牌公司伊利拼杀。第二年,国内第一个万头牧场——蒙牛澳亚示范牧场正式开工。实际上,澳亚牧场的大股东是新加坡澳亚集团,蒙牛只是小股东。当时规模化养殖牧场非常罕见,除了三元、光明等国营农场,新兴的中国奶企很少自己养牛,而是向奶农收奶,每家每户采用手工挤奶的方式将牛奶挤到小桶中,再将小桶倒到大桶、大桶再倒到奶罐里,甚至直接用桶拎到乳业公司。这个模式很快遇到了困境。2004年,我国饲料价格经历了一轮迅猛上涨,玉米由每吨1200元涨到每吨1600元,麸皮由每吨1000元涨到每吨1400元,而原奶的价格基本没动。很多奶农不得不开始卖牛,规模化集中养牛呼声渐起。
2005年,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牧场——马鞍山万头牧场。该公司董事长邓九强回忆,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的“万头计划”,“我把国内的专家请到一起,专家们告诉我,要建万头牧场,从防疫角度考虑,可分建成3个3000头的牧场。”最后,邓九强坚持做单体万头牧场。一个牧场分成4个场,就需要4个围墙、4个办公楼、4个场的保安,管理成本、造价成本都上升了,这让关心成本的邓九强不能容忍。
专家们顾虑的是万头大牧场一旦防疫失败将全军覆没。而且,建设万头大牧场,资金压力大。以现在的价格计算,建设一个万头牧场最低要1.5亿元资金,而且,大牧场的投资回报期也很长,“管理得好,5年就可收回成本。”邓九强说。
邓九强的信心来自美国同行,当时美国已有48000头的单体大牧场,“决策要有前瞻性,我们是用未来的标准做今天的乳业。”
事实上,每年攀升的饲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使以前3000头以下规模的牧场经营利润越来越薄。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1000头以下的牧场大多处于亏损经营状态,1000头~3000头的牧场有盈有亏,而3000头以上的牧场大多能实现赢利。
管理风险
牧场返修成本高
对乳企而言,“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消费观念转变成为最大的投资动力。在三元公司从事养牛30年的薄树申回忆:“原来的三元奶,消费者认为口感不好,当时很多人质疑是不是兑水了。但现在的三元奶特好卖,因为消费者已意识到,这是不加增稠剂的奶。”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的牛奶价格通常与散养户生产的牛奶价格相比高出20%。
市场肯买单,进一步促进了大牧场的建设。
牧场建设主要围绕两件事,一是奶,二是粪。前者是要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后者则是防污染。粪便的处理听起来很简单,就是粪肥还田。但问题在于,为了方便直销,很多牧场大多建在城乡结合部,周围没有足够的农田,这样很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经过摸索,国内牧场建设找到了一个选址标准:养一头牛,周围最少要有3亩地消化其粪肥;从清除粪肥角度考虑,则需要6亩。
就拿清粪系统而言,共有5种方式可供选择,如此多的选择,需要专业设计公司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方式,以达到最优选择。其中,牛卧床的选择颇有讲究,一头牛每天休息十三四个小时。三元公司的早期牧场选择在卧床上铺沙子,但清理沙子和粪污成本很高。在滦县牧场,选择用橡胶铺床,但这对于牛的舒适性有所降低。现代牧业公司新建的牧场选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铺床,可以部分起到铺沙子的功能,又方便清理。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考虑周全,因为万头牧场建成后,如果不能一次成型,未来返修将十分困难,成本也非常高。
赢利目标一斤奶卖2.4元还有利润
现代牧业公司的大牧场自2008年后突飞猛进。选择自建牧场后,邓九强又找到了一条节省成本的好办法,即利用自己的大规模牧场需求和建设能力在谈判中压低设备商和承建商的报价。
在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郑州奶业展览会上,邓九强的30个大牧场计划已经使他成为设备展商最大买主。在内蒙古农华机械设备制造厂展区边,邓九强忽然指着青贮玉米切碎机说:“这将给中国的养牛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个机器可以将青贮玉米切得更碎,直接堆起来发酵,将提高饲料利用率50%。”这台价值50多万元的机器,邓九强订了20台。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成本。
现代牧业公司近3年所建的牧场,大多是恒温封闭牧场,最低造价每平方米仅700元,而行业其他牧场的均价每平方米为1200元。邓九强说:“养牛饲料贵、人工费贵,在牧场建设上能省就省。现在中国的牛奶价格在全球排名前三,同等级别的牛奶,价格比美国还贵1元,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一斤奶卖2.4元,还要有利润。”下一步,是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率,即中国奶牛年产奶约3.6吨,世界平均水平是6吨,美国为8.5吨。只有将产奶量提高,才能真正解决奶源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一个低成本和安全的大牧场还只是开始。
(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