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科技、文化、人文的创造力,围绕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对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活动进行创新,形成创意农产品、农业文化、农业活动和农业景观,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新兴特色农业。它于上世纪90年末代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发展,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发展湖北的创意农业?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提升创意农业发展的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要对湖北创意农业的现状作出科学的评估,制定创意农业发展专题规划。把创意作为湖北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把创意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进行挖掘,进行培植。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农民参与程度高、对外影响大的创意农业项目,加大辅导扶持的力度,努力建成一批国家级水平的创意农业项目。
研究创意农业的主导因素,明晰发展质量。要着力提高创意农业中劳动者的素质,采取各种手段传授现代农业技术,树立环境文化意识,加快培养创意农业的生力军;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广与应用。科技是创意农业发展的动力,无论是农业新产品的研发,还是生产方式和规模的改变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要加强对当地人文地理的研究,结合农业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弘扬和创新农业文化,文化的发掘和发扬是创意农业所不可或缺的。要研究市场需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意农业生产、经营、营销模式,努力实现创意农业发展的最大效益。
明确发展思路,加快发展进程。在初始阶段,发展创意农业可以从“点、面、线”三个方面循序渐进。一是“点”,指创意农产品。把科技和文化要素融入初级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从而形成个性化、特色化或艺术化的农产品,如“福寿桃”、方形西瓜等。二是“面”,指形成创意农业区。把科技或文化要素融入农业区域,使之具有新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或生态功能。这个农业区域可以是一个村庄、一个农场、一个农业园区、一个产业集群。用这个“面”吸引消费者来消费创意农产品和服务,。三是“线”,指形成创意农业链。创意农业链的发展可行成为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等环节。实现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功能单一的农业成为现代时尚创意的产品,提高园区的综合效益。
研究创意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提高运作的效率。一是资源整合模式。通过创意冲破传统资源的硬约束,实现有形和无形资源、有限和无限资源、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整合,形成巨大的资源资本。二是市场拓展模式。倡导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使消费者认同并购买。三是产业延伸模式。借助创意农业强劲的渗透力,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创意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四是产业集聚模式。通过组织实施“创意进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创意园区”,组织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实现由“创意”到“创意产业”、“创意经济”的转变。
以农业节展活动为平台,做大创意农业。
一方面要把创意农业作为农业节庆新的命题,不局限于农业品牌的传播,用创意引爆节庆,为节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以节庆为抓手,传播创意农业理念,举办创意产品发布会,组织创意农业大赛,推广创意产品等等,推动创意农业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
创新发展,树立“整合观”、“品牌观”和“体验观”三大观念。创意农业的发展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规划先行,从长计议,统筹开发,还要树立融合发展观,在一定区域层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行多种创意和多种功能的融合,才能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创造并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为此,要努力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等各方利益主体齐心协力推进发展的格局。
品牌建设需要根据农业特质进行设计,也需要在受众中广泛传播,树立品牌观,从而有利于培育根植于本地农业资源的一系列品牌产品、品牌活动、品牌园区,为区域的高品质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现代消费经济已经步入体验经济时代,也有人称之为“玩经济”时代,在开发利用创意农业资源时,就要将“体验观”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湖北农业资源及其丰富,这是发展创意农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对农业资源来说,谁占有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谁率先将其开发成创意农产品和服务,谁才真正把资源变成了财富。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创意农业资源,从而解放农业生产力,以创意推动湖北农业资源向经营资源的转化。
加强市场引导,争取政府支持。发展创意农业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鼓励引导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到创意农业活动中来,政府可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或另外对应增加一块资金,直接资助创意农业的开发和生产。同时,还可实行税收优惠,专项贴息贷款、开发项目补贴,提供信息、技术、认证服务等扶持性措施,帮助企业和农民建立创意农业生产基地。在此过程中,切实注意和有效防止创意资源投放错位、不到位和流失现象,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的投入,进而催化、衍生出更先进的农业生产力。
(作者单位:武汉农业集团成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