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亟待变革的传统产业,保险是发展迅猛的朝阳产业,当两者携手,农业保险又将面临怎样的困境、能否激发出彼此的增长空间?农业保险这十年,一路走来不平坦。
专业农业保险公司诞生
“没有第三家”,一位从事农业保险的人保财险工作人员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03年的时候,只有我们和中华联合”。据了解,在2003年,农业保险险种也由1992年的近百个下降至不足30个,保费收入仅有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04%,总保费收入的0.11%。“虽然还有我们两家,其实也都是勉强维持。”前述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人保改制后,几乎停办了农业保险,甚至在上市之前决定甩掉农业这个包袱。中华联合虽然走向了全国,但是农业保险仍然局限在新疆兵团内部。
探底后或将开启反弹之旅,这个经济规律开始在农业保险领域发挥作用。反弹之旅始于2003年10月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各部门开始积极行动。保监会牵头,邀请了农业部、保险公司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初步方案》,确定了对日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营原则:政策扶持、商业运作。
2004年,“工业反哺农业”的舆论持续升温,并成为国家共识,农业保险也在这个时候顺利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保监会先后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分别批准设立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和阳光农业保险公司三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同时,引进了做农业保险起家的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在四川成都设立分支机构。
政府保费补贴持续给力
“这几年种小麦都交保险,一亩地6块钱。受灾的话,一亩地最多补偿300元;丰收的话,保费还退回来。”一位中原地区的农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到记者疑惑的表情,他连忙补充道:“保险公司不会赔,上面有补贴。”
从2007年开始,中央为推动农业保险而出台新决策:财政部正式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设立财政预算科目,并列入10亿元的财政预算。保监会将内蒙古、吉林和江苏等6个省作为试点,选择了5种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和两种牲畜(奶牛和能繁母猪)进行农业保险试验。据记者了解,当年中央财政补贴实际达到了20.5亿元。中央财政补贴25%的保险费,省级也补贴25%,其余由县市政府财政与投保农户共同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财政的保费补贴逐年大幅度增加,2008年为60.5亿元,2009年为79.8亿元。据统计显示,各级政府提供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共占保费的80%左右,有的地方补贴比例高达90%以上。有了保费补贴的刺激,高速发展的农业保险不但分散了灾害风险,保障了农业持续生产,还通过收入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福利水平。
当然保险公司也因财政补贴获得了丰厚的保费收入,2010年的保费收入135.7亿元,2011年的保费收入是170亿元,分别是2006年没有实施保费补贴政策时的16.04倍和20倍。2007到2011年,累计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向7000多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超过400亿元,户均赔款近600元。
农业保险激发出彼此强劲的增长空间,因此,各地试验农业保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已有22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基本实现了每个粮食生产大省都有2家以上农业保险经营机构。
承保农作物的覆盖面也逐步扩大,据2010年数据显示,承保的粮、油、棉作物4160万公顷,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3%;全国水稻保险的平均承保覆盖率达到49%。保险标的和险种范围也逐步扩大,继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之后,油菜、花生、糖作物等也陆续纳入了中央补贴农作物。此外,各地纷纷增加区域性农作物,如山东的苹果、海南的橡胶和西藏的青稞等。政策性农房保险、海水养殖保险也陆续在各省市开展。
《农业保险条例》即将正式实施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7年有关部门就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的立法工作,同年1月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并由保监会负责起草,然而多次被推迟。
近几年农业保险迅猛发展,“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应该有一部法律来对政府职责、经办主体、组织推动方式、经费筹集渠道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加以监管,这样的呼声在业界越来越高。为此,5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农业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注意到,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有意淡化“政策性”提法,并明确目前的农业保险不具有国家兜底和强制性的特点,定位为有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这也就是明确了农业保险必须是市场化运作,而不能是政府主导。”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董事长张子良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农业保险的密度和深度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制定一个条例来稳定国家的补贴支持以及规范经办机构业务领域的操作,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实际,相信这将有利中国农业保险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