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海南罗非鱼的行情一度低迷,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罗非鱼行业自身发展的瓶颈与不足导致。
自去年年底起,海南罗非鱼市场经历着近些年来罕见的低谷,罗非鱼售价不断走低并跌破成本价。近期,有所回暖的海南罗非鱼价格依旧在成本价附近徘徊。习惯了赚钱的海南罗非鱼养殖户,面对突如其来的亏本显得颇为焦虑。
在焦虑的同时,海南一些罗非鱼养殖户及加工企业更深刻地认识到,养殖环境等优势明显、出口量居全国首位但售价不高的海南罗非鱼,必须走出“价格低地”。一些水产企业正着手通过品牌经营等方式,积极谋求提高海南罗非鱼的“身价”。
国际“身价”不高
“中国是国际罗非鱼的"价格低地"。”在近期海南罗非鱼产业链相关会议上,省内水产企业介绍了我国罗非鱼的不利市场状况。据近两年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罗非鱼产销量在全球遥遥领先,而在价格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罗非鱼的平均销售价格为3.68美元/公斤,印尼的平均销售价格达到了6.87美元/公斤,其他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罗非鱼售价也比中国高。
从国内来看,海南与国内其他省份的罗非鱼售价并无明显的差异。“这与海南得天独厚的水质和气候养殖环境优势十分不符。”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海南是全国罗非鱼养殖自然条件最佳的地区,罗非鱼养殖模式多样,加工技术国内领先,海南罗非鱼售价拥有明显的上升空间。
尽管海南罗非鱼售价不高,不过近些年来,海南罗非鱼养殖基本处在赚钱的状态,直至此次罗非鱼市场低谷的出现。在赚钱的同时,我省一些水产企业发现,受成本提升等因素影响,海南罗非鱼行业整体利润率在下降。一些水产企业表示,被称为“21世纪之鱼”的罗非鱼市场前景广阔,海南罗非鱼有待“升值”,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与品牌建设待加强
据我省水产企业介绍,去年底以来的海南罗非鱼价跌,主要原因是罗非鱼大量集中上市,造成加工厂短期内无法消化;两广罗非鱼原料充足;国际市场疲软等。长期以来海南罗非鱼“身价”不高,则缘于行业自身发展的瓶颈与不足。
“过度竞争,制约着海南罗非鱼价格的提升。”海南蔚蓝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孝文提出。据了解,海南罗非鱼加工产能过剩,无序竞争、恶性压价等问题影响了罗非鱼的价格。据去年的一项统计,我省罗非鱼年加工生产能力约40万吨,而海南罗非鱼产量不到30万吨。为此加工企业一边压价争抢加工订单,一边抬价争抢罗非鱼加工原料。另外,国内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上存在加工产能过剩的问题,造成了国内加工企业的“自相残杀”。
产品质量与品牌营销,被水产企业视为海南罗非鱼抬价的关键。一位国际贸易商在评价海南罗非鱼时,曾提出印尼罗非鱼之所以价格高,主要是因为养殖规范,且品牌宣传到位。在今年的美国波士顿国际渔业博览会上,更多买家关注水产企业的国际认证,包括养殖规范、产品可追溯性等。
业内人士指出,针对一些养殖水产品出现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海南应继续加强整个水产品产业链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苗种生产、养殖、饲料、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管理。
同时海南罗非鱼加工出口产品,基本上是作为原料卖给国际贸易商,后经包装进入超市,有待打造品牌效应。
提价行动展开
近期,通威股份海南分公司与海南约500家罗非鱼养殖户签约,将在罗非鱼种苗、饲料等环节“抱团”合作,打造全封闭“安全、可控、可追溯”罗非鱼产业链,进而树立海南罗非鱼品牌,抢占国际市场。按照计划,通威股份海南分公司将一方面通过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来降低成本,塑造品牌,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农超对接等减少流通环节。
目前,沃尔玛、麦德龙等超市已明确中国罗非鱼企业直供终端商超的条件,这成为通威公司全封闭产业链模式打造的一大具体要求。
海南翔泰渔业有限公司也正着手在东方大广坝开展罗非鱼规范化养殖,并准备将养殖的罗非鱼申报为“地理标志产品”,以打造出品牌效应。
除企业积极谋求抬高罗非鱼“身价”占领市场外,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正在积极推动海南罗非鱼等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以实现“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示范效果,同时正多管齐下促进出口基地的建设。去年年底,我省文昌市出口罗非鱼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验收考核,成为全国重点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罗非鱼价格逐渐走低,使得提高其身价和提高行业利润率已刻不容缓。”海南省一些水产企业期盼该省加强对罗非鱼产业的规划管理,改变现有的这种混乱的竞争现状,同时,注重罗非鱼的品质管理和品牌建设,为罗非鱼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