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投资者的注意力都被限定在这个“中央王国”从“农业共产丰义”到“工业资本主义”令人惊讶的快速转变中了。一些投资者对这个机遇之地垂涎三尺,其他人则为这个重量级新竞争对手苦恼不已。迅猛增长的摩天大楼和不夜港如今是我们对中国认识的一部分。
但仍存在另一个中国。这个中国所存在的问题,甚至连债务缠身的欧洲国家都不愿交换。中国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但土地面积只占7%。你不能在饿肚子的情况下打开平板电视或iPad吧。
除非经济完全转为农业,中国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的战斗终会走向失败。工业化逻辑意味着缺少的水和土地可通过粮食和牲畜进口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富余劳动力通过工业制造品进行出口。中国在后一方面表现优秀,却抵制前者。工业发展取代解体的农业经济已导致支持工业经济的土地匮乏。新近富起来的人要吃更多蛋白质、丰富的肉类,这需要比吃素食者消费更多粮食。若中国能像提高生活水平那样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会成为问题。但至少到目前,中国没能办到。美国农业部称,中国的土地生产力在持续下降。
中国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或许产生一种与高油价类似的状况,这种状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就一直在经历。正如人们争论说油价上涨背后因素是美国对进口石油的持续依赖一样,中国增加粮食进口可能意味着永久的高食品价格,这与粮食丰收与否无关。历史告诉我们,人们不会因更便宜的suv燃料而生事,可一旦食物价格变得昂贵,他们就会这么做。食品通胀的历史是阴暗的。从20世纪70年代的伊朗到1917年的俄罗斯,再到1789年的法国,较高的食品价格都是革命的先兆。还不在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