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自5月20日以来美国的干旱天气逐渐引起市场的关注,同时干旱天气的恶化情况愈演愈烈,减产预期增强,美国玉米价格也相应出现暴涨。截至7月3日CBOT价格较5月底上涨了约140美分,涨幅达26.4%。GMA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中,截至7月1日当周,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48%,较前一周下降8个百分点,极度干燥炎热天气伤及美国玉米和大豆作物。回顾历史来看,自2000年以来,今年玉米生长的优良率是同期最差的。能与之相比的只有2002年,同期数据为58%,比今年还要高出10个百分点。而2002年美国玉米的最终单产只有129.3蒲式耳。GMA
6月29日美国农业部的种植面积报告中,美国今年的玉米实际种植面积预估为9640万英亩,创下自1937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并较今年3月份美国农业部种植意向报告所预估的9590万英亩的种植面积有进一步的增加。如果以9640万英亩的播种面积和129.3蒲式耳/英亩的单产数据计算,同时考虑到收获面积一般为播种面积的92%,那么今年美国玉米的产量预估应为114.7亿蒲式耳,比去年减产8.88亿蒲式耳,降幅7.1%。但是从同期优良率来看,减产幅度可能还远不止此。结合美国农业部6月发布的供需报告,2012/13年度美国国内的玉米需求为118.75亿蒲式耳,那么可以预判2012/13年度美国玉米的出口和期末库存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国内库存消费比将达到历史新低,相应的玉米价格也很可能再创新高,甚至突破800美分/蒲式耳。GMA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50%以上,对于全球的玉米供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出口玉米4500-5000万吨(约1575-2166亿蒲式耳)。如果今年美国玉米减产那么除了出口量将大幅降低外,出口价格也将大幅上涨。从而必将推动全球玉米价格的整体抬升。举一反三,美国同样是全球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0%以上,大豆作为与玉米有着相同的播种区域和生长周期,今年的干旱天气必然也将极大的影响全球的大豆价格。另外今年受到天气困扰的不止美国一家,占全球小麦出口总量四分之一的黑海地区(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受冬季小麦作物冻死率偏高以及春季天气干旱的影响,预计小麦将减产22%,目前小麦歉收的预期已经支撑了国际小麦的价格。总体而言,以目前的生产形式来看,未来全球粮食价格产生巨大波动的可能性极高。GMA
中国作为粮食需求大国,在此情况下很难独善其身。近几年,国内玉米供需偏紧的市场结构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而缓解国内供需矛盾的方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扩大播种面积增加玉米产量;二是进口玉米增加市场供应;三是大量的小麦替代,缓解玉米需求。但是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2012/13年度这三个方面都将出现问题。GMA
首先,增产预期降低。今年中国玉米的种植同样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东北玉米在苗期受到低温同时降水量过大的影响,出现出苗不齐、缺苗、杂草多等情况,对于后期生长影响较大。华北地区在玉米播种期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导致当地玉米播种推迟。另外虽然今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但是主要增加区域在黑龙江第四、五积温带,这部分地区本身并不适合播种玉米,出苗期又出现了低温天气,对于此区域的玉米产量市场不应报太高的期望。GMA
其次,小麦替代量将大幅下降。2011/12年度玉米市场的供应略显宽松,其主要原因并非丰产和需求疲弱,而是由于小麦替代量的剧增,市场认为2011/12年度小麦替代量将达到2000-2500万吨。而目前国际小麦减产预期增强,同时国内小麦也出现了减产和品质降低的现象,可以预期2012/13年度,国内小麦市场必将出现供应降低价格上涨的行情。 由此带来的将是饲养业小麦替代量的骤降。GMA
第三,受制于美国玉米出口量降低以及价格上涨的预期,国内进口玉米成本将大幅提高。以目前CBOT12月合约价格655美分/蒲式耳计算,进口成本已经突破2600元/吨。如果合约价格突破700美分/蒲式耳,进口成本将在2750元/吨之上,如果合约价格达到750美分/蒲式耳,那么进口成本将高达2900元/吨。与目前国内广东港口玉米到港价2530元/吨相比,进口玉米已经没有了价格上的优势,未来进口量很难放大,难以有效补充国内玉米供应。即使处于需求考虑继续大量进口玉米,但是远高于国内的玉米价格,将带给国内市场更高的价格预期,进口作用适得其反。GMA
综合上述因素,预计2012/13年度全球粮食市场将出现大幅的波动。国内玉米价格也有很大可能“随波逐流”,未来价格上升空间巨大。目前国内玉米期货市场1月合约的价格在2355元/吨左右,同时突破2360元/吨的价位压力较大,可见市场眼下并没有对于已经发生的变化做出正确的价格预期,预计随着各项因素逐渐清晰,1月合约的价格将在近期启动,2400元/吨将是下一个价格平台。G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