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台湾  湖北  贵州  菠菜  土豆  供应  甘肃  白菜  南京  葡萄 

专家称国内仅少数企业具备较好微生态生产条件

   日期:2012-11-03     浏览:1001    评论:0    
核心提示: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培指出,最好具备氨基酸企业或制药企业生产条件,不合格产品可能导致病害暴发  记者nbspnbsp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培指出,最好具备氨基酸企业或制药企业生产条件,不合格产品可能导致病害暴发

  记者&nbsp&nbsp&nbsp周见喜

&nbsp&nbsp&nbsp&nbsp关于水产用微生物制品,早就在行业中吵得沸沸扬扬。这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安全性问题。

&nbsp&nbsp&nbsp&nbsp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刘志培,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与环境微生物技术的开发。他在和《农财宝典》记者谈起微生态制剂时表示,“微生物生态系统实在太复杂,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养殖条件与养殖品种等等因素,都会对养殖系统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

&nbsp&nbsp&nbsp&nbsp不过他也明确表示,菌种提纯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市场上的各种非正规产品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养殖病害暴发,主要原因是其中可能存在提纯不彻底,产品混入了致病菌,而这也很有可能导致水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国内只有少数厂家具有较好生产条件

&nbsp&nbsp&nbsp&nbsp问:水产微生态制剂在生产层面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答:最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和商品名目繁多,良莠不齐;产业部门或国家层面的管理不到位,或根本没有;生产上也没有相关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标准;厂家众多,但规模小,生产工艺与技术落后,生产条件简陋,很容易造成杂菌污染。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厂家具有比较好的生产条件;产品保质期短,特别是液态制剂。这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问:养殖户对于微生态制剂认识不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引导?

&nbsp&nbsp&nbsp&nbsp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以为,微生态制剂应用强调的是健康养殖模式。重在调整养殖系统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结构,甚至养殖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以利于水质保障、抑制病原微生物、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这就像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一样,需要比较长的过程。

&nbsp&nbsp&nbsp&nbsp问:目前常用的菌种,诸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养殖户普遍反映没有作用?您觉得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原因有很多,比如产品不合格,或产品质量不过关,产品已经过期,其有效微生物数量不够或几乎没有;使用量不够,有些厂家为了促销或自夸产品效果,往往在产品说明中标明的使用量要低于实际起效的用量;没有对症下药,等等。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重在调整养殖系统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结构,要实现这些目标,是比较长期的过程,因而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不能立竿见影,不能比拟抗生素或消毒剂。

  问: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最少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有资格生产?目前实际情况如何?

  答:最好具备氨基酸生产企业或制药企业(如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发酵设备、生产条件、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体系。而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生产厂家具备比较好的条件。

  菌种提纯技术已经成熟

  问:目前大多数产品都是复合菌,这种产品在菌种搭配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如果搭配不当有何后果?

  答:在复合菌剂菌种搭配中,首先需要考虑菌种之间的功能互补;其次菌种之间是否存在拮抗作用;第三,菌种的保藏条件是否一致或相似;第四,如果进行多菌株的共发酵生产,还要考虑菌种的生长速度、生长条件要求是否一致,底物利用范围等。如果搭配不当,这种微生态制剂就有可能没有效果或效果不足,或无法进行共发酵生产,或缩短保质期,或无法保藏等等。

  问:对厂家而言,应该如何选择菌种?

  答:首要考虑的当然是菌种的功能,再就是需要根据厂家的生产工艺与条件选择能够生产的菌种。

  问:菌种提纯技术是否已经成熟?还面临哪些问题?

  答:菌种的分离纯化技术已经成熟,只要掌握了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都可以从环境样品中分离得到菌种。但如果想获得好的菌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产业化过程中主要面临产品深度开发、投资、市场销售、产品保藏等问题。

  不合格菌种可能引发病害

  问:如果微生物制剂使用不当是否会造成不良后果?

  答: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是合格的、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负面影响,再补充使用另外一种产品也没有大问题。最担心的是使用了不合格产品,这些产品有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引发养殖动物的病害。

&nbsp&nbsp&nbsp&nbsp问:目前产品中菌种含量普遍不足,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解决?

  答:对于菌种含量普遍不足的问题,我以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生产的产品本身质量没有保障,有效微生物数量太少;产品保藏过程中菌种死亡,特别是液态产品,在缺乏有效保护剂的情况下,数量越多衰减越快。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保护剂。另外,为了降低液态产品的有效微生物衰减速率,开发低细胞浓度的产品也可能是其含量不足的原因。

  问:如果菌种不纯,混入杂菌是否会影响复合菌实际养殖效果?对食品安全是否会造成一定隐患?

  答:不论是复合菌还是纯菌,如果菌种不纯,或生产过程污染杂菌,肯定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如果染杂的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会引发养殖动物病害,进而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