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美大豆遭遇干旱天气,美国大豆主产区也遇到了56年来最严重的旱情,以致全球豆类价格在二、三季度不断上涨,虽然9月中下旬有所回落,但大豆、豆粕等品种的价格仍居历史高位,今年以来的涨幅在30%和50%以上。笔者认为,后期豆类市场的关注焦点将从供应转向需求,在全球供应依旧偏紧,而中国刚性需求不减的背景下,豆类回调后有望重拾涨势。
全球大豆供应短期偏紧局势难改
2011/2012年度南美大豆减产的数量为2767万吨,实质产量在23709万吨,而2012/2013年度由于美国新季大豆供应量减少和期末库存减少,在新作南美大豆收获前,市场供应紧张。美国农业部9月份最新的报告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5813万吨,较2011/2012年度增加2104万吨,但仍低于2010/2011年度的26474万吨,同时,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压榨量增加148万吨,至22691万吨,美国国内消费量增加227万吨,至25673万吨。整体而言,旧作南美大豆减产和新作美国大豆减产造成的全球大豆供应紧缺并未在新年度南美大豆丰收的预期下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南美新作大豆产量和美国下一市场年度大豆种植意向未能确定前,全球大豆产量供应偏紧局势难改。
国内购买力度支撑大豆价格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历年月度进口数据,我国大豆进口需求在下半年存在两个季节性拐点,一是7、8月份,二是国庆、中秋传统节假日前期。当前大豆进口量正处于高位回落阶段。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在420万吨,环比下滑12.5%,10月份预计在350万吨。依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进口量为3491.7万吨,按照全年采购计划5400万吨估算,8―12月月均进口量应在381.7万吨,远低于前7个月498.8万吨的平均水平。从前期国储拍卖情况来看,4月10日开始,国储几乎每周都会举办临储大豆竞价拍卖会,截至7月底,2008年的国储及黑龙江省储移库大豆已完全投放市场。随后,国储启动了两周一次的2009年临储大豆抛售,其间,因CBOT豆类价格高企、进口大豆到港成本飙升,中端市场对于国储大豆的承接热情空前高涨,最近五次抛售几乎全数成交,反映出国内需求的稳定。后期随着国储拍卖的减少和CBOT大豆价格的回调,国内大豆进口量的增加将继续支撑期价。
国内减产提高新豆开秤价预期
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形成冲击,加上国产大豆种植效益相对较低,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连续减少。据中华粮网预计,2012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在1.1亿亩,较2011年减少500万亩,减幅为4.3%。
在南美和美国大豆减产推高CBOT大豆价格和国产大豆种植面积锐减的背景下,2012年新作大豆迎来了收获期,国内市场豆农、贸易商都看高新季的开秤价。目前,黑龙江的陈豆价格已经达到2.2―2.3元/斤,品质较好的商品豆价格甚至高达2.4―2.5元/斤。豆价的高涨也坚定了豆农看涨的信心,预计新豆上市后,豆价将再次上涨。
总的来说,受国产大豆减产以及看涨新豆收购价的支撑,内盘相对强于外盘,而且由于临储托市作用于1305合约,因此建议在该合约上,以4750―4800元/吨建立趋势多单,目标价位在51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