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强:应加快建立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
针对当前美国旱灾,全球农产品涨价等问题,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农业研究学者程国强。
玉米大豆价存不确定性
记者:近期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遭遇旱灾袭击,玉米、大豆受灾严重,引发国际市场粮价一轮上涨。您对此怎么看?玉米、大豆价格上涨会否传导至其他品种?
程国强:从玉米供给看,美国连续6个星期的旱灾,使玉米受灾面积达85-90%(仅明尼苏达、南达科他、北达科他三州影响较小),减产已成定局,再下雨对玉米也无济于事。至于减产幅度,需要更进一步的调研,但我认同减产6000万吨的估计。
从需求看,无论玉米减产多少,若美国要求汽油中掺酒精的法律不变,就意味着玉米用于酒精生产的1.2-1.3亿吨刚性需求不会减少。如此,要么挤压饲料供给,要么形成小麦、大麦替代。显然,玉米价格上涨会通过饲料替代等路径,传导到小麦等主粮产品,形成粮价的普遍上涨。
美国大豆的形势,取决于今后两周的降雨,即使是耐旱品种,也必须有两周能够浇透的雨水,否则减产也不可避免。
当然,从全球看,今后玉米大豆价格的走势还取决于今年后期南美农民的种植选择,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若大豆玉米价格比价超过2.3至2.4,则南美有可能大幅扩大大豆面积。反之,则增加玉米生产。
年底或传导到国内市场
记者:我国是玉米和大豆进口国,尤其大豆对外依存率超过80%,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是否会有影响?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国通胀压力持续缓解,目前CPI已经回落至3%以下,但粮价以及下游饲料和猪肉价格上涨会否推升CPI重新抬头?
程国强:从全球看,我同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除乌克兰、俄罗斯等地区的小麦减产外,今年全球小麦、大米形势比较好。因此,即使是玉米、大豆价格传导,直接关系粮食安全的主粮价格以及食品CPI上涨,或后期显现。
美国干旱所引发的全球粮价上涨,或于今年底传导到国内市场。尽管玉米等能量饲料可由小麦等替代,但豆粕作为蛋白饲料则呈刚性,替代性较小,因此,国内猪肉等畜产行业或又面临艰难时期。一旦近期美国大豆产量确定,下半年食品价格趋势将基本形成。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年底的食品价格上涨做好政策准备。
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记者:您认为政策方面该如何应对?
程国强:多年来,由于发达国家高额补贴农业,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市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发达国家提供的低价粮食,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出现严重失误,忽略了对农业发展的投资,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保障问题。
一旦主产国粮食减产,发生全球性粮食价格波动,缺粮的发展中国家就会陷入严重危机和饥荒。
在农业资源极其紧张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坚守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保障足够的国内农业资源来生产水稻、小麦等主粮产品,着力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除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外,还要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要健全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库存结构。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有效衔接安全储粮、储备轮换与调节市场。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在境外投资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构建持续、稳定、安全的农产品进口渠道,建立全球农产品进口供应链。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