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台湾  湖北  贵州  菠菜  土豆  甘肃  供应  白菜  南京  葡萄 

警惕气价调整引发“马太效应”

   日期:2010-07-15     作者:农脉网    浏览:106    评论:0    
核心提示: 天然气调价的通知已发布一月有余,各地具体的涨价措施也已陆续出台。据相关部门的解释,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

    天然气调价的通知已发布一月有余,各地具体的涨价措施也已陆续出台。据相关部门的解释,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无论是与国际市场价格相比,还是与等热值的其他能源价格相比都相对偏低,因此影响了国内油气企业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的积极性。言外之意,只有提价油气企业才能提高油气产量,缓解中国油气供应紧张的矛盾。这就难怪一旦国内出现“油荒”、“气荒”,社会就会出现油气集团是在“逼宫涨价”的传闻。

  巧合得很,就在发改委发布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通知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31日,英国《金融时报》发布全球五百强企业排名,中石油以3293亿美元超越美国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而在与《金融时报》并称为全球权威企业排名的《财富》英文网发布了 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其中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别位列第七和第十。

  这也不能不使人们质疑,中国油气资源的开发是否真差钱?回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王铁人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陆续开发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特大油田,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与当时相比,目前油气开采行业的条件已好到天上去了。油气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更使人不能容忍的是自称是共和国“长子”、受贿近2亿元的原中石化老总陈同海每月用于公款交际竟然高达120万元;一些油气单位凭着雄厚的实力“不务正业”,涉足房地产开发,屡获“地王”,助推房价上涨……林林总总的表现,能说国内天然气开发资金短缺吗?

  而天然气调价,受害最大的是工业用气单位,尤其是已处于亏损边缘的化肥企业。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天然气大规模开发的初期,天然气产量因需求不足而难以消化,使许多气井不得不封存或将开采出的天然气白白放空烧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时在气源地花巨资引进建设了十多套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氮肥装置。这些装置水平优良,能耗低,规模大,形成优势产能,带动了氮肥产业的技术进步,有效提升了中国氮肥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时至今日,民用成为天然气应用的最大市场,天然气发展和房地产开发一唱一和,有关政策更不顾供应能力,盲目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使得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涨幅远大于产量的增长,天然气也就成了稀缺资源,这也直接影响到氮肥的原料供应。

  目前气头氮肥企业虽然享受优惠气价,但受量缺价涨的影响,已处于保本微利。如果这次气价再涨,更使中国氮肥产业雪上加霜。以川化股份、泸天化为例,按照气价上涨0.23元/立方米,这将影响川化股份2010年净利润1亿元左右,影响泸天化净利润约1.6亿元。涨价对四川全省化肥行业的总体影响将超过8亿元——去年,该行业利润总额仅为9亿元左右。而这次调价,只是第一次。 而按全国5月份月产天然气74.6亿立方米计,这次涨价1个月油气集团就能增加收入23亿多元。

  这一涨一落正好显示了十几年来经济学界经常提及的“马太效应”。它来源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此术语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经济学界用它提醒决策者,以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