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南京玄武区红山社区卫生院,28岁的安徽农民工尹仁杰感冒咽喉疼痛来看病,医生给他配了盐酸左氧氟沙星、黄连上清片、利巴韦林片三种药,总共花费6.25元。
“这里看病很便宜,我们家人平时生病都来这里看。”尹仁杰说。他来南京打工6年,租住在红山街道营苑南路附近,4岁的儿子在离暂住地百米左右的公办幼儿园上学。尹仁杰告诉记者,打工的老乡们不少孩子在城里上幼儿园、小学都要交赞助费,而在红山地区上学,“不用多交钱”。
红山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是南京较大的农民工聚集地之一,辖区8万人口中,有一半是外来人员。去年10月,当地设立了全国第一家“新市民服务中心”,将现有城市公共资源集中整合,在服务当地居民的同时,对租住当地的外来人员“无门槛开放”。在这里,外来人员可以平等获得公共卫生、子女教育、司法治安、就业培训等多项城里人享受的公共服务。为此,街道每年要多支出80多万元。“换来的,是外来人员对辖区的认可,还有连续多年的‘平安街道’称号。外来人员在社区积极就业创业,也为辖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红山街道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如今,像红山街道这样的新市民(外来人员)服务中心,全省已有10多个。
在5月13日举行的江苏省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示,今年,江苏省计划建设61个像红山街道那样的“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苏州、无锡、南京等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城市,今后,各区(县)都要成立农民工的服务中心。
让农民工公平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同时,“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将成为政府的农民工工作重点。
在当天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江苏省领导表示,当前,农民工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我省打工的农民工中,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了60%左右,已经成为农民工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与父辈不同,长期生活在城市,一般没有种过地,不会种地也不愿意种地,不想再回农村,对未来有着更高的期望。我省将抓紧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首先,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克服技能障碍,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努力培养成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江苏是全国最早开设农民工技能补贴培训的省份,有调查显示,目前65.8%的农民工在进城就业前接受过技能培训。今后,我省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培训资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制度,充分调动企业、技工职业院校的培训积极性,并探索“培训资金直补”等方法。
“低工资、高房价”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在这方面,江苏省也将破题。据介绍,江苏省目前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建设农民工廉租房、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农民工宿舍和政府扶持社会建设农民工公寓等模式。江苏省将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农民工公寓,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
另外,江苏省还将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镇,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