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沼气已经成为我国农村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国家农业部专家对沼气的评价是“农村新能源革命的急先锋”。那么,这个“急先锋”在我省进行的速度如何呢?
据省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6年至今,我省财政投入农村沼气建设已达6亿元,加上中央拨付的资金,总量已近10亿元。按照现在的政策,农民建一个沼气池、配好炉灶,总共需2000元左右,国家和省财政补贴800元,地方财政也有相应的补助,农民自己出的只有小部分的钱,从“性价比”来说,推广应该不会难。然而,现实并不如此。作为沼气推广先进省,近年来,我省农村沼气发展迅猛。但不容乐观的是,沼气的普及度还不高,据有关专家透露,全省适宜建沼气的地区沼气普及率还只有10%。但是,召开过全省沼气推广现场会的建湖县却比较成功,普及率超过20%。“最有效的方法是示范给农民看。农民看到沼气能产生这么好的效益,不让他们搞都不行。”建湖县能源办公室主任张其山说,“开始推广沼气的2006年,很多农民不愿建沼气池,工作难度很大。而现在,县能源办每天会接到很多农民的电话,要求给他们建沼气池。”
建湖是怎么示范的呢?据介绍,开始时,该县能源办在县城附近选择了4个村,并出台政策:建一个沼气池,除国家和省财政补贴800元,县里再补贴400元;农民自己应出的800元可以暂缓缴纳,先把沼气用上,用得好,满意了,再付钱。这样,500多户农家用上了沼气。到后来,这500多户农民喜滋滋地把钱交了。
因为沼气带来的实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湖县庆丰镇东桥村农民喻桂凤一家6口人,以前一直使用液化气,每年要花费1200元左右。用上沼气后,一年里至少有10个月可以用沼气烧饭做菜。“以前,化粪池是露天的,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多得不计其数。现在,沼气池是密封的,一点气味都闻不到,苍蝇蚊子也少多了。”喻桂凤说,“我家有5亩多地,以前每年要买1000多元化肥,现在,沼渣和沼液都是肥料,一年能节省400多元。沼液有杀虫作用,农药用得也少了。一年下来,沼气至少给我家带来1500元的好处。”
据省农委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沼气难以在农村迅速推广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换料难和故障维修难。所谓换料,就是沼气池每年必须有一次大换料,拉出沼渣、换上粪便。一个普通沼气池的沼渣和沼液达8立方米,换料的工作强度很大,很多农户没有这个能力。炉灶的日常维修困难也困扰着使用沼气的农民。能够破解这两个难题,沼气的推广就要容易许多。
建湖县则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该县除了政府支持,还依靠了市场之手。该县在县、乡(镇)、村三级建立了沼气物业管理机构,县级物管站统一购置灶具配件,工作人员分片负责技术指导;每个乡镇沼气物管站配备两名工作人员,沼气用户满300户的村配备一名维修人员。县财政只给乡镇沼气物管站工作人员每月发放300元的补贴,村一级维修人员不发补贴。
那么,乡镇和村一级的沼气物管人员收入主要来自哪里呢?来自沼气协会。建湖县在各村组建了沼气协会,农民入会与否,完全本着自愿的原则。入会农民每年需缴纳100元会费。入会后有两个好处:物管人员负责每年一次的沼气池换料,并负责把沼渣沼液运送到指定的田间地头;入会农民的灶具出现故障,24小时内维修人员随喊随到。据建湖县能源办主任张其山介绍,现在,全县1.1万户使用沼气的农民,有60%加入了协会,所缴费用,除了沼气池换料和维修,可以用来向工作人员发放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