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一甲子,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韩兰英,80岁;戴遐胜,57岁;陆秀宝,52岁。几位上海市民的春节回忆,或许能勾画出中国60年变化之轮廓。
1949年:白菜萝卜馅饺子
韩兰英老家在江苏睢宁。她清楚记得1949年春节,物资贫乏,但过年气氛很浓。“当时家里的小麦、玉米和高粱,过年前一个月就要准备起来了。用三十斤小麦换得3块钱,买两斤肉,加上面粉和萝卜做肉丸。肉一共两斤,做了肉丸就不做肉馅饺子,饺子馅是萝卜和白菜做的,年初一吃一天的饺子。”
1959年:吃肉尝个鲜
1959年的春节,食品供应异常紧张。此时,韩兰英已嫁到上海多年,生了3个儿子。
这个春节,她同样记忆深刻:当时,粮油等统一配给,而且量少,过年的饭菜想弄丰盛点很不容易。韩兰英回忆:“平时家里的米将将够喝稀饭,为了‘过好年’就用布票去和人换粮票,结果我3年没添过新衣服。肉实在是少,煮的时候看着又馋,三尝两尝就差不多了,三个儿子也只能尝个鲜。”
1969年:知青回城过年
1969年,当时提倡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戴遐胜,对这个春节的最深记忆是知青回城过年。“那时火车上的场景比现在的春运还挤!除去人数多不说,当时由于城里物质贫乏,到各地插队的知青会把当地的土特产带回城,于是火车上鸡鸭、黄豆、瓜子……什么都有,地方小,人们就靠蛮力抢占行李架。”
1979年:东西多了
戴遐胜1979年回到了上海,结束了知青生涯,他回忆当年的春节:“物质还不丰富,但比10年前好了很多……很多副食品不用票可以买到,粮票反而只多不少,过年甚至只吃大米,‘洋西米’也不吃……”
陆秀宝回忆:“当时副食品市场开始发展,像肉、鸡蛋等开始能在自由市场里买到”。
1989年:年终奖买了电视机、电冰箱
戴遐胜在讲述此时的春节时轻松了许多:“1989年春节好很多,别说新衣服了,很多人穿皮鞋、西装,过年前想的是添置新电器,而不再是图‘吃好点穿好点’。我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都是年末发年终奖时买的,看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感觉过的是现代化的春节。”
1999年:年夜饭市场火暴
1999年的春节像人们借着传统节日狂欢。
春节期间,许多餐馆办起了年夜饭。
陆秀宝说:“起初人们还守着老观念,觉得年夜饭应该在家里吃,但后来饭店订年夜饭就像一股风一样的”。
2009年:温暖春节
2009年,全球经济“寒冬”下,中国迎来春节。这个春节,“年味”更浓。
陆秀宝说:“今年三十是在家里过的,简单点没关系,重要的是团聚,倒也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而是几年到饭店吃年夜饭下来,发现最重要的还是团聚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