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刺激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国家大力推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然而,多少年都未能真正启动的农村市场,因为家电补贴政策的实施就能完全带动吗?诚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让农民兄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短期内将会带来量的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效果不免会令人担忧。
特别是近年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被一再提及,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事实上,除了农村各项保障的弱化成为阻碍农村消费市场的阻力外,农民收入是能否有效地刺激消费和长期拉动内需的关键所在。
虽然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消费增速超过城市。但在今年7月1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200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有委员表示,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却连续3个月下跌。
依照常规,只有收入增长消费才会增加。因此,能否这样认为,在电器补贴的刺激下,农村消费开始有了量的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消费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与城镇收入差距却被拉大。到2008年,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4761元,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相比,差距仍在继续扩大。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0年,并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
当然,这样的数字从好的一面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农村消费落后城镇10年,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这显然是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比期望要严峻得多。目前,农村的经济收入主要由耕种收入和劳动报酬收入为主,即使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而农民能获得的收入增长其实也很有限,因为单靠农业富裕不了农民,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农民工就业带来的收益就占据了农民一般收入的近80%。
但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需求开始减少,企业生产、岗位减少,导致农民工失业人数高达2000万人。数量如此庞大的人群背后所承载的是千万家庭的经济支撑,如果这些“游离”岗位的农民工不能尽快就业,它的波及面将会继续被放大。
显然,扩大农村消费,不仅仅要改善城乡消费环境,还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保障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地、持续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