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来武汉参加海联论坛的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武昌东湖宾馆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袁隆平说:“我国现有人口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预计本世纪30年代,人口将增加到16亿,人均耕地将减少到1亩左右。未来靠谁养活中国?这是人人关心的头等大事。对这个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散布了悲观的论调,认为中国今后粮食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从而会引起全球性的粮食短缺和粮价暴涨。布朗的论证虽然有一定的根据,但很片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低估或轻视了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作物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我是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水稻蕴藏着巨大的产量潜力。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袁隆平回顾我国水稻育种的三次突破后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水稻育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是通过生物技术利用远缘杂种优势和远缘有利基因。
在这方面,我中心已有重大进展。我认为将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以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即亩产1000公斤,是大有希望的。
袁隆平举一反三,认为水稻如此,其他粮食作物同样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他深信,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的向前发展,加上国人的努力奋斗和不断追求,中国完全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特别是在全球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袁隆平说,湖北是农业大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处在全国前列,水稻所占比重大,增产的潜力也大。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湖北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