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白糖期价,当前最大的矛盾是国内减产不敌国际原糖价格下跌。我们知道,由于本榨季印度产量可能有所提高,加上巴西增产,国际糖价已经从30美分的高点下跌到当前的15美分,并且下跌途中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由此可见多方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从CFTC公布的最新持仓情况来看,商品基金已经连续6周减持多头,并开始大量增持空头,不看好后期糖价的态度也十分明显。目前整个食糖市场的焦点都集中在国内减产、国际糖价大跌的综合博弈的大环境之下,如果印度真的增产,而巴西增产也得到确认,那么国际糖价下跌到13-14美分/磅的可能性较大;而国际糖价的下跌势必将拖累国内趋好的基本面,致使现货价格向4000-4500元/吨的区间靠拢。但是,笔者认为,国内糖价也可以和国际糖价说不,因为两者的基本面是完全不一致的。
现货商和糖厂不可能亏本抛货
由于干旱等因素的影响,本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大幅度减少,“产不足需”的形势已成事实。在此背景下,糖厂明显收缩了销售量,任何现货商在较低的价格杀跌都是不理性的。糖厂惜售是有其内在需求的,以广西为例,本榨季甘蔗收购价格将达到350元/吨以上,吨糖综合成本为4500元,云南的成本为4650元/吨,广东的成本超过4700元/吨,加上前期在现货市场低价销售的部分食糖、在电子盘套保的部分,糖厂实际控制的货源可能并不会太乐观,也就是说本榨季糖厂既减产也减收,后期如果低价卖糖,收益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在贯彻“积极保生产”的政策上的执行力度也将大打折扣,这是各方面最不愿意看到的。
政策不支持糖价继续下跌
我们认为,主管部门通过国储糖拍卖来刻意打压糖价的可能性不大,只要糖价不过分上涨,政策范围都是支持的;同时,在积极保生产的大背景之下,调控部门不会希望糖价大幅度下跌,如果糖价持续低迷,农户种植糖料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影响,人为原因造成产量大幅度波动的结果是不可能被认可的。
这样,形势一下子明朗起来,虽然国际糖价下跌幅度较大(进口折算价格为4350元/吨),但是本榨季产不足需的形势不支持国内糖价继续大幅度下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严重的“产不足需”的背景下,现货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
4月8日,我们给出了“糖价有望先抑后扬”的观点,基本得到市场的验证;而当前支持我们观点的基本面还没有完全改变,即国际糖价下跌、夏季消费还没有根本启动,因此,我们认为糖价还将延续弱势整理的局面;而在食糖库存得到本质性消化后,糖价将逐步走出幅度为300元/吨(正常利润)以上的阶段性反弹行情,时间窗口为5月10日左右(中国糖协公布4月份产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