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台湾  湖北  贵州  菠菜  土豆  甘肃  供应  白菜  南京  葡萄 

中药材再现涨价风潮

   日期:2010-10-08     作者:农脉网    浏览:238    评论:0    
核心提示: 按理说,现在正值中药材的收获季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今年却一反常态,价格非但不降,反而节节上扬。分析个中原因,产量减少,需求强劲,

    按理说,现在正值中药材的收获季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今年却一反常态,价格非但不降,反而节节上扬。分析个中原因,产量减少,需求强劲,市场供应趋紧,导致中药材供不应求是主因。
另外,投机商的炒作更是不可小觑。

    震荡中轮番上扬

    今年春季,因西南干旱,已经促使三七、金银花等中药材价格疯狂上涨一轮。在传统淡季的夏末,中药材的“涨价风”再次卷土重来。据安国、亳州、玉林、三棵树几大药市发布的最新市场信息显示,最近一个多月来,以太子参为领跑者,中药材出现了大面积涨价,很多品种价格涨幅超过一倍。

    来自中药材信息中心网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太子参、黄连、黄芪、连翘、三七等价格大幅反弹,金银花系列领涨,槐花创历史新高。其中,太子参一个月内每千克的价格由70元升至200元,连翘从25元升至40元,广佛手由40元升为60多元,槐花由5元-6元涨至10元-12元;8月1日还只卖到10元的白芷,到8月10日市场价已升到17元-18元;而金银花价格更是一路飙升,在有的产区涨幅达到200%以上。

    供不应求是主因

    分析近期中药材价格普涨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供不应求是主要原因。今年因自然灾害频发,中药材产量下降,市场供应偏紧,而需求却很强劲。

    首先是自然灾害影响,产量大幅下降。以三七为例,云南是三七主产区,今年的大旱导致三七产量大幅减少;同样在山东临沂、潍坊等槐米产区,大部分都因今年槐米坐果时气候反常,面临绝收。

    其二野生资源不断萎缩,人工种植成本提高,导致价格上涨。目前野生中草药资源越来越少,而人工种植成本提高,导致种植面积减少。如白芷等中药材今年种植面积小,又受低温天气影响,产量减少,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今年以来黄芪的主产地种植面积也大幅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并且库存量小,价格也一路看涨。

    三是由于近年来疫情不断发生,药用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来甲流、手足口病等疫情的相继暴发,使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广谱抗菌及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的中成药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芪、当归等需求量节节攀升。如在亳州药市,8月8日媒体刚报道‘超级病菌’后,第二天连翘就涨价了。近年来受甲流疫情影响,素有“中药抗生素”之称的金银花需求旺盛,货源吃紧,价格轮番上涨。据统计,目前全国金银花实际产量只有2500万公斤,而实际需求量至少5000万公斤,缺口在50%以上,若遇到流感病毒,就更加紧缺。

    四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使得供求矛盾更加突出。随着人们对中草药保健价值的认识,中草药在食品、饮料、日化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导致价格不断上涨。还是以金银花为例,除作药品之外,在食品、啤酒、凉茶、果汁、牙膏、化妆品中都有使用,常常被生产企业抢购,导致供不应求。

    游资炒作不可小觑

    由于供求矛盾突出,从长远看中药材价格还可能持续上涨,但各路资本的纷纷介入,更是成为市场推手。

    中国中药协会的相关负责人称,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价格早已放开,随行就市,所以炒作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投机商在新一轮的药材涨价中的炒作作用不可小觑。冬虫夏草从每公斤几千元飙升至几十万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最近中药材价格都上涨了一倍甚至更多,与原本投资楼市的一些游资进入中药材市场进行炒作有关。这些资金进来之后,足以垄断一些药材,通过囤积居奇、待价而沽,使企业和消费者最终沦为受害者。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