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彭阳县新集乡的杨斌正在学广东话。他说,进入辣椒销售旺季,广东、浙江、湖南等地的客商或打电话或上门抢购,为让辣椒卖个好价,至少要听懂客商砍价。
近年来,彭阳县将辣椒生产作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探索出了“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彭阳辣椒声名大振。为实现更大品牌效应,该县推行统一品牌、标准、包装、价格、信息的“五统一”销售模式,引进美人椒、朝天椒等名优品种15个。完善信息互动、便民收购、诚信服务、辣椒运销等机制,既保证了辣椒的品质,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红河乡友联村村委会主任扈志武家今年种植温棚蔬菜6栋,目前已收入2万多元。他告诉记者,全村辣椒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垫”高了农户的家底。
品种丰富、质量上乘,彭阳辣椒成为“抢手货”。9月11日,走进该县,随处可见装满辣椒的大货车。经纪人王军正在古城镇店洼村协调当地农民为西安来的客商装运辣椒,各地客商的电话不时打到他的手机上。“在我家等着发货的客商还有10位,今年,彭阳辣椒可真火,将半个中国的辣椒客商都‘串’到一起了”。目前,彭阳县辣椒日产量400吨以上,已远销广东、浙江、湖南、北京等17个省、市。四川客商张彬这几天着急上火:“每天跟十几个省份的辣椒客们一起抢购,生怕好辣椒让别人抢走。”
彭阳县辣椒种植面积达2万亩,青椒年产量保持6万吨以上,产值1.5亿元左右,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的20%,种植户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
种植有巧法“鲜嫩”卖好价
提到调整种植结构,人们往往热衷于引进新品种、洋品种,甚至盲目跟从,很少有人会与种植传统农作物联系起来,事实上,只要改变一下种植模式,种植传统农作物也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挣钱突破口。濮阳县柳屯镇李信村农民宋恩忠就独具慧眼,看准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作物“嫩”字里面的含金量,毅然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巧打时间差,使花生、玉米提前上市,趁“嫩”销售,在价格上狠赚了一把,收入达到常规农作物收入的三倍左右,惹得村里人一个个羡慕不已。
宋恩忠是一个与黄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前些年一直从事传统农作物种植,偶尔也种植一些季节性的大路蔬菜。在卖菜过程中,他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嫩玉米、嫩花生、嫩毛豆等鲜嫩农产品开始深受人们青睐,而且价格不菲,于是便有了种植早春玉米、花生的想法。今年过罢春节,他就毫不犹豫地开始调整种植结构,进行整地,施肥浇水深耕,并铺设地膜播种,试种了一亩玉米和半亩花生。种的虽说还是传统的玉米、花生,却选择了一些早熟品种,并采取了地膜覆盖这一栽培措施,使试种的玉米、花生比按传统模式种植的提前两三个月上了市,一个玉米棒子就卖1元多钱,花生也卖到4元多一公斤。
宋恩忠算了一笔账:往年按传统的种植模式,玉米一亩地也就收入1000多元钱,而嫩玉米是按穗数卖,一个嫩生玉米棒子能卖一元钱,一亩地种植3500多株就是3500多元钱。原来花生一亩地收入1000多元,而卖嫩花生,半亩就能卖到将近2000元。花生玉米趁嫩卖,既提前获得了收益,又省工、省力、增效。“没想到这鲜嫩玉米和花生这么好卖,这么赚钱!俺今年只种了一亩早春玉米和半亩花生,就卖了5000多元钱,比正常种植玉米、花生合算多了。明年俺打算将剩余的两亩地全部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都种成春花生、春玉米,收入肯定还会增加。”谈到明年的打算时,宋恩忠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