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米范围内,至少要留1至3株笋芽,要合理采笋,保证资源持续发展。"眼下又到了竹笋采收季节。昨日,在武隆县白马镇产竹大村车盘,随处能看到前来向群众宣传采笋知识的林业技术人员。
只采不管 资源一度匮乏
车盘村位于白马山的核心区,有白马山"第一村"称号。这里森林广袤,植物丰富。尤其是方竹笋,绵延数公里。
依托丰富的竹笋资源,2003年,重庆华银山野菜开发公司落户白马镇。由于白马山平均海拔1500多米,属原始生态林区,出产的笋子有大、香、脆等特点,因此,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还远销台湾、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是武隆唯一一个出口创汇龙头企业。
"由于近几年重采轻管,在农民和企业都获得丰厚利益的背后,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白马镇党委书记李志勇说,"因为只采不管,收不到原材料,企业一度面临'断炊'的境地。"
采管并重 产业健康发展
为防止权属不清,恶意采笋,该镇借助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林地确界,使林农只能在自家承包山上采笋,责任心一下提高起来。"2008年,我镇在车盘建立了15000亩竹笋基地,并成立专业合作社,走采管并举的产业发展之路。今年,专业合作社预计可采笋30万公斤以上,创产值200余万元,林农户平收入在3000元以上。"李志勇说。
近三年,该镇借冬春植树造林,引导林农采取密移稀植等办法栽种笋竹,使一度采荒的笋林又重新恢复往日的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