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西红  西红柿  葡萄  供应  江苏  西瓜  红薯  芹菜  机械  湖北 

秸秆变燃气 新农村新能源

   日期:2009-01-19     作者:农脉网    浏览:106    
核心提示:  秸秆,在农村几乎是遍地皆有的农作物剩余物,弃之可惜,烧之污染。然而,在三山区小洲村,秸秆却变成了燃气,成为400多户农村家庭的生活能

    秸秆,在农村几乎是遍地皆有的农作物剩余物,弃之可惜,烧之污染。然而,在三山区小洲村,秸秆却变成了燃气,成为400多户农村家庭的生活能源。主导这个能源变革的人叫陈陆武,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为争取到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忙活着。

  秸秆变燃气农家别柴烟

     1998年,在安庆开液化气站的陈陆武在农业电视栏目《金土地》中了解到了秸秆变燃气的项目。“我对此很感兴趣,经过考察,便把这个项目带了回来。”1999年,作为当时繁昌县的招商引资项目,陈陆武选择了小洲这个地方,“小洲的农村规划很好,人员集中,周边秸秆资源丰富,是开展秸秆燃气项目的好地方。”

  陈陆武告诉记者:“秸秆变燃气,原理就是对秸秆、稻壳等原料进行缺氧燃烧,产生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清洁可燃气体。”2002年11月23日,陈陆武投资270多万元的秸秆气站建成投入使用。“小洲居民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一开始就有100多户用上了秸秆气。”

  陈陆武是个爱钻研的人,他在建气站时发现,如果完全按照前期学习的技术,产生的秸秆气有两个不足:发热量不高、焦油含量过高。他为此委托农业科研机构,在每100立方米秸秆气中兑4立方米的液化气,热量就能提高一到两倍。随着秸秆气技术的完善,小洲村使用秸秆气的人越来越多。

  “秸秆气好!”这是小洲很多秸秆气用户的评价。刘老师是第一批用上秸秆气的小洲居民,“我们家做饭烧过秸秆,后来用上液化气,现在用的是秸秆气,比较下来秸秆气最划算,不但干净而且便宜。”说着,刘老师拧开了燃气灶,出现的是一股淡蓝色的火焰。“怎么样?这火非常稳定,锅底烧了很长时间也见不到黑灰。”刘老师的满意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一个月30多块钱的费用,比液化气便宜多了,而且24小时供气,不需频繁地换气罐。 村民王大妈说:“特别羡慕城里人用天然气,不用罐子,一拧气就来,所以小洲秸秆气站一建好,我就用上了。虽然开户时要收600元,但现在算算,很经济。”

  获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2003年以后,随着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液化气价格越来越高。为了降低秸秆气的成本,陈陆武又开始了研发。结果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气化问题,还把焦油含量降低到几乎为零,发热量又提升了近两倍。2004年开始,陈陆武将自己多年经营液化气站的利润投入到小洲气站的新技术和产品上,而他的秸秆气用户也增加到400多户。

  2007年8月,世界银行在中国寻找一批农业开发项目,今年8月,陈陆武申报成功,得到了806万元的资金。从此,陈陆武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他告诉记者,1公斤的秸秆可以产生0.6立方米燃气、0.3公斤木炭,而每公斤秸秆的成本仅0.2元,每立方米燃气目前是0.9元。推广秸秆燃气,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秸秆燃烧的污染,还能获得可观的效益,非常符合国家的政策。

  根据规划,陈陆武首先要完善小洲村的地下管网,通向每家每户。到2010年,小洲2400多户村民将全部用上秸秆燃气。此外,他还将利用世界银行的资金,投入秸秆燃气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同时加强与冶金企业的联系,对秸秆燃气的副产品———木炭进行市场开发。

  “秸秆燃气项目获得世界银行项目的青睐不是偶然的,其背后代表的意义就是节能环保、符合新农村建设方向。我的目标是,把小洲村建设成秸秆燃气的标志性示范区,把秸秆燃气的技术、生产设备推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陈陆武说。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