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研究成果\"栽培稻节水抗旱种质评价、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在3月23日召开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大会上,被授予200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研究成果提出了\"土壤水分梯度鉴定法\",建立了植物抗旱性鉴定设施和技术体系,可对大规模植物群体的全生育期进行抗旱性鉴定;从千余份具有一定抗旱性的资源中筛选出节水明显、抗旱性强的种质资源应用于种质创新和遗传材料的创制;通过杂交、系选获得了一批综合性状明显改良的材料,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优异资源\"中旱1号\"等;创制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和等基因导入系业已成功地应用于抗旱分子遗传与抗旱基因(QTL)定位研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水稻抗旱育种网络;培育出的新品种\"中旱3号\"和\"沪旱3号\" 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品种\"沪旱7号\"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上海嘉定、青浦、崇明等地进行三个品种的节水抗旱示范种植,在节水50%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的产量。
该成果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充分说明了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已经构建了节水抗旱稻的研究技术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有苗头的育种高世代材料和遗传材料,必将带动节水抗旱研究的发展;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将为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降低面源污染、保护水土流失等方面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