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农民浇地一般都采用大水漫灌,这是一种落后的、粗放的灌溉方式,其缺点较多。一是浪费水严重。每亩次灌水量高达70~80立方米,比实际作物需水量高出40%左右;二是大量多余水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潜水蒸发量增大,大量盐分随蒸发水升至地面,造成表土积盐,作物产量下降;三是肥料流失严重。许多供作物生长的有机成分溶入水中,渗入地下,造成肥料深层渗漏;四是浪费能源。灌水量较多,致使灌溉成本升高,特别是提水、蓄水灌溉区域,浪费电力、燃料更为突出。
现简要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灌溉方式,此方式投资少,见效快,在原浇地基础上稍加改动即可进行。其做法为:①合理调整畦田的大小。一般自流灌溉区畦长40~100米为易,提水灌溉区可稍短一些,畦宽应按照当地农机具宽度的整数倍确定,一般为2~4米,每亩约5~10个畦块。②平整土地。使畦田沿长边方向有一定的坡度,一般适宜的田面坡度为0.001~0.003之间,保证水流能等深度均匀向前推进。③确定浇地时间。适宜土壤含水量为:小麦17%~21%;玉米15%~20%,棉花16%~20%,如果含水量接近下限值(土层10厘米深度处,土壤呈半湿润状),即可浇地。或观察作物生长情况,若中午前后,叶片垂萎时,即需浇地。④控制灌水量和入畦单宽流量。一般灌水量为:小麦50~60方/亩;玉米45方/亩;棉花50方/亩左右。入畦单宽流量一般控制在0.003~0.006方/秒左右,以水量分布均匀和不冲刷土壤为原则。⑤确定合理封口时间。为使土壤湿润均匀,尽量使水层在畦田上各点停留时间大致相同,采用及时封口的方法,即当水流离畦尾还有一定距离时就封口,使畦内水继续向前流动,至畦尾时则全部渗入土壤。根据土壤透水性、坡度等条件,可采用七成封口,八成封口,九成封口等。此灌溉方式技术要求不高,易被掌握,不需要特殊的专用设备和工程设施,投资较省,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广大农民朋友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