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始建固定泵站提水上山,即在山脚下建一个泵房,经钢管输水上山,这种方法使用方便,但投资相当高,灌溉面积很有限。所以,在经济实力不雄厚,山区地形复杂的地方不宜采用。
二、80年代,由农业部组织,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出YG型移动式高扬程提水设备。该设备的特点是:便于移动、维修、造价低,管道采用高压软管快速连接,适应了山区复杂的地形。但该设备现仅在北京地区广泛应用,其他地区几乎朱推广应用。
三、到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的微喷和滴灌技术,并逐步开始应用于山区。喷灌主要用于粮食作物的灌溉,近几年国家采取退耕还林的政策后,喷灌在山区应用较少。微灌在山区应用较多,即在山顶建一蓄水池,将山下的水提到蓄水池中,经主管道,分道道,最后经小细管,滴灌管,或微喷头将水输送到树根周围,这些方法分别称为小管出流、滴灌和微喷,其中小管出流造价较低,滴灌和微喷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微喷,对需要一定湿度的果树,能改善其湿度小环境,提高果树的产量及品质。现滴灌、微喷器村虽国内已能大量生产,但滴灌和微喷造价较高,每亩造价在1000元左右,所以微灌在山区目前未大量应用。
四、在降雨量很少的西北黄土高原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发展了一些雨水利用技术,开展了集雨灌溉措施的研究和应用效果显著。即在雨季将雨水收集起来,有的直接收集在树根周围,直接灌溉,有的钭雨水收集到水窖中,到旱季再用来灌溉。这些技术包括甘肃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宁夏的“窖水蓄流工程”,内蒙古的“112与水节流灌溉工程”,陕西的“甘露工程”等。
五、后来又研究出抗旱剂,如黄腐酸、高吸水树脂、土面增温保墒剂。此外,还研究保境措施,如覆盖保墒,深耕、深松保墒等高沟垄耕作集雨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