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760万hm2盐碱耕地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占比重最大的盐化土壤中的盐分,易随降雨、灌溉或冲洗等水流入渗,从根层下移,同时也容易受蒸发影响上升到根层或地表。因此,灌水可压盐,灌排结合可脱盐。土壤次生盐碱化有缓慢的发展过程,不易被人们重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黄河中下游两岸许多引黄灌溉区曾因过量引水灌溉,不重视排水除涝,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灌区一度被迫停灌。
盐碱耕地治理必须因地制宜,采用水利与农业、灌溉与排水、治标与治本等多种措施,关键是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主要措施有:健全明沟排水系统;提高除涝治渍排水和排盐能力;在明沟系统基础上增设田间暗排;在水文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方打井,实行井灌井排,把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防止下层土壤盐分返到表层;灌溉洗盐、压盐;种稻洗盐碱,水旱轮作。还有一些辅助性措施,如:开挖浅而密的宽沟,用
挖沟的土垫高台面,相对降低地下水位;引洪放淤,汛期洪水中泥沙和养分含量多,引入洼涝盐碱地落淤,起到压盐、增肥和淤高地面的作用;精耕细作,如平整田面,深翻土地,沟种垄作,适时中耕,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盖沙换土和刮除地表盐分等。 如:宁夏银北灌区,在改善原有明沟排水系统基础上,使用从荷兰和美国引进的现代暗管排水技术,建立起超过1万hm2的田间暗管排水系统,发挥了控制地下水位和调节土壤水盐的作用,减轻了盐碱对作物的危害,在大范围内取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益。 又如:灌溉面积56万hm2的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在漫长的成土过程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造成土壤含盐过多、肥力低。在确定治理措施时,首先是挖骨干排水沟,兴建大型电力排涝泵站,解决排水出路问题,对灌区内部,实行分区治理,各有侧重。灌区西部地势较高,排水条件相对较好。在一些土质较粘,田间排水沟道开挖后边坡较稳定的地区,采用以明沟为主、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的田间排水措施;在地下水水质较好,又具有浅明沟建设条件的地区采用明渠、机井与浅沟结合,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治理模式;而在灌区东部下游地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盐碱重、排水条件不好,采用竖井排水,水利、农业、林业、牧业等综合治理措施,改造盐碱地。
盐碱地改良前后对比
治理涝渍、盐碱中低产田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促使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农田林网建设,防风固沙,改善田间小气候;结合开沟挖河,畅通水流,改善水质,使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