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划设计之前,应对灌区进行调查勘测,掌握基本资料。包括:地形图(1:500或1:1000)、土壤情况(土质、持水能力)、作物情况(品种、株行距)、气象情况(降雨、蒸发、气温、湿度)、水源(水量、水质)等。 根据灌水作物,确定滴灌系统类型。
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田园,由于蔬菜灌溉频繁,设备利用率高,而且蔬菜经济价值大,复种指数高,投资回收快。从运行方便,容易实施自动控制等方面考虑,以采用固定式滴灌系统为佳。对于果园,由于果树的株行距大,一般毛管环绕果树布置,移动不方便。而且水果价值较高,投资也易于回收,单位面积所需的毛管也不多,所以宜选用固定式滴灌系统。
对于大田作物,因其株行距较小,单位面积所需的毛管数量相当多,为了减少管道用量,降低投资,可采用移动式滴灌系统。或者是一根毛管可以移动灌溉三行作物。
根据地形、水源条件,合理地进行管道布置。
滴灌系统的管道分主管、支管、毛管等三级,其布置方式通常是:毛管垂直于支管,支管垂直于毛管。在平原地区,毛管应对称于支管两侧布置,并要同作物种植方向(或顺畦沟)一致。毛管长度一般不超过100—130米;在山区丘陵坡地,毛管应沿等高线布置,支管顺坡向下(即垂直于等高线)布置,这样可使整个系统滴灌均匀。
制定滴灌的灌溉制度。
包括: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轮灌区数目。 在山区、丘陵地区应用滴灌技术,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应尽可能在较高位置修建蓄水池,以便实行自压滴灌。 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质情况来选择滴头,一般蔬菜和大田作物采用滴水量为0.5—1升/小时,工作压力为2米左右水柱高的滴头;果树用2—4升/小时,工作压力为10米左右水柱高的滴头。滴头间距:蔬菜地每30—50厘米一个;大田作物每50—100厘米一个;果树则绕树杆一周,小树4个,大树6—8个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