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怀远县渔业科技公司突破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的难关,泥鳅水花培育的成活率达40-50%,亩产180-250公斤。2008年全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公司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培育泥鳅苗的池塘面积不宜大,一般长30米、宽10-15米、深1.2-1.5米,池坡比为1:3,底泥厚度不超过15厘米。
二、清塘消毒。放苗前10天保留池水10-15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150-20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包括池坡。清塘2天后经过滤注水50厘米深左右。泥鳅苗下塘前2天用密眼网拉空网,检查有无敌害生物,若有须重新清塘。
三、培育饲料生物。注水后,每亩施发酵过的有机粪肥200-300千克。泥鳅苗下塘前3-4天,泼洒豆浆培育天然饲料生物,平均每亩每天泼洒2.5千克大豆磨成的豆浆。
四、鳅苗放养。⑴放养时间:泥鳅苗孵出后在人繁环道池内黄苗后(4-5天)即可采集下塘。选择晴天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下塘。选购泥鳅苗要仔细观察苗种质量,质量差的不能放养。同一培育池中要放同批孵出的泥鳅苗,以免影响成活率和出池规格。⑵运输、放养方法与放养密度。泥鳅苗用特制的尼龙袋加入适量调节好的新水,每袋装10万尾,充氧运输。放苗时先测量培育池与尼龙袋内的水温,水温相差2℃以上时不能放苗,否则会引起死亡。将尼龙袋放入培育池水中,约20分钟泥鳅苗适应培育池水温后,选择背风向阳、无浑水的地方,在池边将泥鳅苗缓慢放入培育池中。有条件的也可采用“饱食”下塘法,即泥鳅苗下塘前采取措施喂食。一般每亩放泥鳅苗50-60万尾。
五、饲料投喂。泥鳅苗下塘后,每天泼洒4次豆浆,分别为上午9时、11时半和下午2时、4时半。要全池泼洒,包括培育池拐角处。豆浆现磨现喂,1千克大豆加水磨制10-12千克豆浆。开始每亩每天投喂4千克大豆磨制的豆浆,5天后视水质情况适当增减。豆浆投喂15天左右,改用蛋白质含量35%左右的鱼用全价颗粒饲料磨成粉状投喂。
六、日常管理。每天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和泥鳅苗活动情况,清除敌害。午后要密切注意气泡病的发生,发现后立即加水急救。提前采用药物预防车轮虫病。整个培育阶段水深保持50-80厘米,7-10天注排水1次,每次10-15厘米,并每亩用1千克光合细菌全池泼洒,池水透明度保持20-25厘米,根据水质酌量施有机肥。
七、捕捞。傍晚泥鳅活动最频繁,为主要捕捞时间。捕捞体长4-8厘米的泥鳅苗用9目聚乙烯网布缝制的地笼网即可,地笼网长度应超过培育池宽度1米左右。捕捞后期排出池水的一半,再加新水刺激继续捕捞。捕起的泥鳅经过严格筛选后,分别放入暂养池内待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