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优质专用小麦有其严格的品质指标要求,所以在种植和栽培管理的实施上必然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具体需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认真落实配方施肥。配方施肥不仅有提高产量的意义,也有改善品质的意义。对于优质专用小麦来说,施肥配比的不合理,必然会带来对品质指标的不良影响。例如:氮肥不足,会降低蛋白质含量;氮肥过多或前期过重,磷钾肥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必然导致后期灌浆不好,影响多项品质指标。所以,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必须认真落实配方施肥。要求:氮素15公斤左右,底肥40%,追肥后移,分次施用(拔节期、抽穗期两次追施,前重后补),五氧化二磷10公斤左右,氧化钾7.5公斤,微肥2.5公斤(锌、硼、锰2:1:2)。磷钾和微肥一次底施。这种配方农民比较难落实,这里推荐两种"配方肥",一是"肥尔得"专用肥,二是"BB肥"。(可与本文作者联系)。
2、必须严格控制群体发展。在小麦栽培中,如果群体过小,固然可以获得优质,但产量降低;如果群体过大,中期郁闭,必然造成后期倒伏、贪青、贪青型早衰三种情况中之一种,灌浆不好,籽粒饱满度差,容重降低,加工品质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群体过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播种密度(即群体起点)过高,二是水肥调控失误。在目前推广的几个优质专用麦当中,在适期播种范围内,基本苗12万-22万即可,高肥水地还需适当降低。同时提倡适当晚播、适当加大播量的节水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对群体的调控关键期是春季的第一次浇水和追肥。"富底、前控、后促"的小麦高产栽培管理原则更适宜于优质专用小麦,而且需要更加严格的掌握。在足底墒、足底肥、精细整地、高质量播种(包括播期、播量、播深、行距等)足墒越冬的前提下,早春控水肥(返青起身期),拔节期实施春季第一次肥水是保证高产麦田中后期群体稳健发展的基础。这样的管理可以促使先期根下扎而充分发育,根系发达,群体两极分化迅速,避免中期郁闭,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保持后期较高的根系活力,杆较矮而壮、穗整齐,提高灌浆强度,有效地克服倒伏,贪青或贪青型早衰,既高产又优质。
3、加强病害防治。优质专用小麦只有灌浆正常,籽粒饱满才有望达到专用品质指标要求。强化植保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才能达此目的。近年来小麦病害除原来的白粉病外,根腐病、纹枯病、叶枯病、赤霉病等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发展日趋严重。所以,植保措施除已形成常规的虫、草防治外,要结合虫、草防治强化 病害防治。要求三次施用杀菌剂。结合防治地下害虫,加施杀菌剂播种,最好使用种衣剂包衣种子,结合起身期除草加施杀菌剂,结合后期治蚜 加施杀菌剂。
4、注意去杂去劣。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虽然不是种子田,但保证专用小麦的纯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去除杂株和变异株。